35岁算是中年吗,35岁是青年还是中年( 二 )


至今在中国的一些地方 , 还保留着过年时给压岁钱的习俗 。收压岁钱的人却未必都是少不更事的孩童 , 其中也包括了未婚的成年男女 。不过未成家的男女即便超过30岁,可能仍会受到压岁钱,文化潜台词是”你仍旧是孩子,不是成年人“,当然也就谈不上是中年人了 。不过,这种文化心理也会有上限 。大致上如果超过40岁还未婚 , 那也还是会被视为是中年人 。然 , 世事变迁,时代的进步也在慢慢改变着这种集体心理认知 。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提高、健身文化的普及,现在的中国人30岁到40岁之间看上去仍像年轻人一样的也越来越多 。因而单就外貌而言,说30岁就是中年,未免有些牵强 。只是,我们的文化和集体心理,确实认为30岁的人大体上都算是中年人 。
讨论:有一种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当我们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时,会将三十几岁的人理所当然地视作中年人 。但当我们自己步了三十岁的行列,却在心里拼命地将自己归类到年轻人中去 。“将别人归入中年,将自己归入青年”,这种心理倾向虽然有些自私的意味,在心理学研究中却认为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者将其称为“嫉羡” 。
年轻的外貌,是年龄划分的第一道心理分水岭 。
相对于传统文化背景这种抽象的观念,每个人的外貌则实实在在是年龄划分的第一道心理分水岭 。人的衰老首先直观地反映在外貌上,而且大多数人的衰老节奏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我们才能够从接触陌生人的第一眼,判断这个人属于青年、中年,还是老年 。如果你是35岁,却老气横秋、皱纹颇多、些许隐约的华发,在不知道年龄的情况下,将你视为中年人也不算是冤枉了你 。反之,若皮肤紧致、面庞清瘦、身体玲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轻人亦实至名归,至少甩了多数同龄人好几条马路 。
在公众人物中常被调侃的一个笑话是 , 林志颖和郭德纲的年龄感反差 。实际上郭德纲仅比林志颖大1岁,但外貌上林志颖青春依旧,郭德纲则是标准中年了 。郭德纲调侃林志颖说 , 你再不老,我们就要疯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们在心里却巴不得都活成林志颖,让别人都疯掉!
一个小结论就是,如果你站在35岁的人生路口,却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是中年人,那么你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努力保持青春的容颜和曼妙的身材!
体能好不好 , 是年轻和衰老的本质差别 。
然而外貌只是一个表象 , 或者说它只是一个人衰老程度的外在反映 。真正的衰老在于体力不支,健康水平下降,而真正的年轻在于体能的保持 。体能反映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多个方面 。所以35岁的人们,若想让自己显得更年轻 , 别太早步入”油腻中年“的深坑之中,坚持进行长期的锻炼是最主要的办法,没有之一 。在体能上保持年轻的状态,至少应好于一般的同龄人,才有资格说35岁时的自己还是年轻人 。简而言之,坚持锻炼吧!
35岁还年轻妥妥的青年啊,最新划分标准如下:
1、少年 。指十岁左右至十七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
2、青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也就是17-44岁为青年 。
3、中年 。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 一般是指45至64岁的年龄 。
4、老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 。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世卫规定为66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