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认识,低碳生活 绿色发展( 六 )


Part.04
低碳生活意味着要降低生活水平吗?
采访人员:个人践行低碳生活和生活水平提升,是否存在矛盾?
曲建升:公众一定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不能让减碳工作和社会的普世价值追求相对立,而是要将低碳理念春风化雨般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全新的低碳社会运行体系 。此外,我们要避免把低碳消费理念推上道德制高点,把一些高消费行为或人群推到对立面去,这不仅对减碳工作无益,更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损害 。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不断追求新生活、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自我调适能力而魅力无穷,有时候需要一个过程:认识走快了 , 需要等等技术;技术走快了,需要等等认识 。
罗彬:把低碳生活和美好幸福生活放到对立面来看是相对偏激的 。在一定的阶段 ,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意味着碳足迹的增加 , 的确是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低碳并不代表着要大家“回归原始社会” 。它是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使用和处置低碳产品及服务时 , 尽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选择降低能耗的节约型消费 。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从供给侧来看,要增加低碳产品的供应,通过供应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推广,把工业系统、建筑系统、交通系统等逐渐改造成一个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 。
从消费侧来看 , 下一步可以通过对市场和社会政策的设计,形成社会风尚,引导高收入群体进行碳资产的披露 。
潘支明:我们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会是逐步提升的状态,但浪费型的消费是应该被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限制的 。当然,要避免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而应提倡引导 。
我们在测度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城镇家庭平均用电 。中国的普通家庭一年平均用电量为2000度左右,但是一些高耗能的家庭,一年甚至超过5000度 。美国一些家庭耗能超过1万度 , 这是不应该学习的坏榜样 。
这跟家庭里的一些高能耗设备有关,比如说空调、恒温酒柜等;也和日常用能的方式有关,人不在家 , 电器设备也长期开着,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随着公众低碳生活理念真正树立,公众开始自觉自愿节约用能、选择低碳消费 , 你会发现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升,并不是一定都要采用高碳的生活方式 。另外,碳排放量的差异,也不能完全按照收入来划分 。比如普通收入家庭也可能存在食物浪费,而食物从田间到餐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经做过调查,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达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 。应该说,实现双碳目标 , 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
节能低碳环保生活是未来家庭生活发展的总趋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 。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 也不简单的是一句口号 , 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去实践,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 。全民总动员是实现低碳环保型社会的基础 。我们渴望无污染的地球,渴望绿色、健康、洁净的生活空间 。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绿色环保”是指人类为保护大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行为 。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低能力,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