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是几点,五更是几点( 二 )


“更”和“鼓”的区分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 , 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全夜分五个更(此处“更”在方言中读“jīng” , 汉语规范化后读“gēng”),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
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_)日夕会昌言第 。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这个时候 , 人还在活动着 。
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 , 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
三更在子时整(即子正 , 亦即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 。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 。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 。
四更在丑正二刻,名鸡鸣,又名荒鸡 。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 , 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 。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
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

五鼓是几点,五更是几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五更是几点?五更”大约是凌晨3时至5时 。
古代把晚上分为五个时间段: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 , 寅时为五更 。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 。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 。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 , 96刻,108刻 。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
古代时间跟现代时间相对应:
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
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 , 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 , 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 , 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
三更在子时整(即子正 , 亦即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 。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 。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 , 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