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杨绛:丰富自己,胜过取悦别人( 二 )


杨绛知道后 , 不仅没有幸灾乐祸 , 反而主动伸出援手 。
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 , 每月往他家里寄 , 一直持续到冀元璋出狱 。
在那个人人自扫门前雪的时期 , 杨绛的接济 , 保全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
这使我想起她曾说过的一句话:
“读书到了最后 , 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 ”
正是因为这种博大的胸怀 , 使她选择原谅曾经伤害过的人 。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在自己最失落的时候 , 最潦倒的时候 , 最无人能理解的时候 , 还能保持一份豁达 , 一份涵养 , 一份风度 , 这才是真正见你修养的真功夫 。
放下的是恩怨 , 喂大的却是自己的格局 。
人生海海 , 潮起潮落 。
真正成熟的人 , 都懂得把眼光放长远 , 不再拘泥于眼前的鸡毛蒜皮 。
当你学会敞开胸怀 , 放开眼界 , 站在高处去俯瞰生活 , 你才能活得通透 , 活得洒脱 。
心怀大格局 , 才能过好每个小日子 。

杨绛|杨绛:丰富自己,胜过取悦别人
本文图片

人生在世 , 过日子 , 难免会有枯燥和乏味的时候 。
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 却总能不败给时间 , 不败给世俗 , 无论何时何地 , 都能活得精神 , 活得有趣 。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的生活便是如此 , 平淡而又丰富 。
忙的时候 , 同一屋檐下 , 钱钟书在那头奋笔疾书 , 杨绛就在这角落安静阅读 。
闲暇的时候 , 他们会互相理发 , 也常常一起出门去“探险” 。
有人说 , 生活真正的趣味 , 其实都融于日常小事中 。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 , 则记录了更多一家三口的生活细节:
一家三口爱去动物园 , 会一起探讨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秉性 。
一家人去吃馆子 , 钱先生近视眼 , 但“耳聪” , 女儿阿瑗耳聪目明 , 他们总能发现其他桌的客人正在上演着怎样的故事 。
去公园 , 一家人轮流表演才艺节目……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抱怨 , 每天辛苦奔波 , 忙于工作和应酬 , 日子一天比一天无聊 。
其实不是生活乏味 , 而是我们失去了对它的感知力 。
当我们越来越懒散 , 不愿折腾 , 不愿费心思去生活 , 自然会把日子过得暮气沉沉 。
作家江徐说:
“所谓生活情趣 , 就是用意趣之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 并挖掘其中的美好 , 为我们所用 。 ”
只要你懂得在琐碎日常中提炼美好 , 注入心思 , 那么你的生活 , 自然会越来越有质量 。
心里藏着诗意的人 , 永远都能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

杨绛|杨绛:丰富自己,胜过取悦别人
本文图片

1997年 , 杨绛的女儿钱瑗因病去世 , 不久后 , 丈夫钱钟书也离她而去 。
曾经的“我们仨” , 如今只剩下了杨绛一个人 。
那以后 , 杨绛先生便不再喜欢出门 , 在家闭门谢客 。
她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 一边整理钱钟书的手稿 , 一边进行自己的创作 。
曾有采访人员去采访她 , 她幽默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现在要做的事很多 , 那么多的事只有我一个人来做 , 我现在是“绝代家人” 。
这个“家”是家庭的“家” , 不是“绝代佳人” , 我没有后代 , 我不去做就没人能做了 。
正是在这种豁达和超脱中 , 杨绛写出了《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洗澡之后》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
这时的杨绛 , 就像她的作品一样 , 专注于精神探索 , 对外界的一切都淡然待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