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 , 因为两个老人年纪渐渐大了 , 孩子们不放心 , 老人就从镇上搬来了县城里面住 , 租了一间门市 , 一年差不多5000 , 这个钱是老人自己出的 , 因为镇上的房子卖了十几万 。
搬来住以后 , 阿姨说:“我和三妹隔得近一点 , 几乎可以说是每天都去看望 , 去门口坐一坐 , 陪着聊会儿天 。 平均每隔一周 , 我都会炖汤给父母送过去 。 大姐生意忙 , 去得稍微少一些 , 但只要有空就会过来 。 三妹也是差不多隔一周就做饭送过来 , 我们商量好不送在同一天 。 四妹在外面打工 , 回来得少 , 但是一旦回来了 , 也是每天都去 , 隔三差五做吃的送过去 。 ”
文章图片
03.
人老了 , 总是不比得年轻 , 手脚没有那么利落 , 做饭也简单很多 。 所以 , 阿姨她们担心父母自己做的吃得不够好 , 才经常做好送饭过去 , 哪家来了客人做了大餐 , 也都会把父母接去吃饭 。
阿姨的父母 , 都是那种很客人的老人 , 害怕给孩子们添麻烦 , 从来不在孩子家里过夜 , 不管怎么说都不行 , 两个人都要回自己家 。
要是老人生病了 , 如果是母亲生病 , 那就是女儿轮流照顾 , 父亲生病 , 就是女婿轮流去照顾 。
至于儿子 , 肯定也会去看望 , 但是比起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 老人晚年以后的照顾 , 女儿们真的出现得更加频繁 , 也更面面俱到 。
虽然如此 , 阿姨以前和她的姐姐还有妹妹依旧认为 , 爸爸以后走了 , 钱肯定全部是要留给儿子的 , 虽然弟弟没有她们做得多 。
文章图片
但大家只是偶尔吐槽一下 , 没有谁真的想要这个钱 , 父亲想给谁就给谁 , 她们作为女儿 , 不能去干涉什么 。
阿姨的想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够了 , 别等到人走了 , 到时后悔没有好好尽孝 , 那时也没用 , 无愧于心即可 。 ”
没想到 , 老人一贯以来的重男轻女思想 , 居然渐渐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 他能看到所有孩子们的付出 , 多半也是不想让女儿寒心 , 才一改50多岁一切都给儿子的言论 。
所以 , 现在你要是问老人 , 人老了以后 , 儿子女儿谁更孝顺?
老人的回答肯定和以前不一样 , 他过去认为养儿防老 , 现在认为的却是:“女儿也好啊 , 看一点就够了 , 只要孩子们团结 , 记得我们 , 有一颗孝顺的心 , 不管儿子还是女儿 , 最终都是一样的 。 ”
文章图片
04.
没错 , 我总是在网上看到儿子和女儿谁更孝顺的问题 , 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 因为有的家庭中儿子更孝顺 , 有的家庭里却是女儿更加孝顺 , 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但不管怎样 , 老人说的有一点很重要:不管儿子女儿 , 他们是否拥有一颗孝顺的 , 团结的心更重要 。
【1.爸爸开窍了。|不管儿子女儿,他们是否拥有一颗孝顺的,团结的心更重要】要是孩子不团结 , 儿子女儿生得再多 , 兄弟姐妹之间只有互相攀比的敌意 , 彼此防着的心态 , 必然都不可能有多孝顺 , 因为这样的人 , 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 。
相反的是 , 要是儿子和女儿都团结一心 , 互相帮助 , 彼此体谅 , 不光是大家都能越过越好 , 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 , 多半也更加人性化 , 不会因为赡养问题互相推搡 。
这就好像是5个手指 , 只有合拢来捏成拳 , 它们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 要是分散各自为阵的话 , 一个比一个脆弱 。 生活中 ,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1.你真的是疯了。|不管男女,爱一个人到骨子里,都会变得“疯狂”
- 面霜 日媒太实在了,桥本环奈的图不P一下就放出来,状态很真实
- 男生分手一年多,一直拒绝家里的相亲,后来还是妥协了
- 一个40岁的女人,说了自己和老公异地夫妻8年后的感受
- 01.|后来,她终于懂了:有些人,失去比拥有更加踏实
- 后来你会发现 人过了50,越过越舒服的女人,大多做对两件事
- 众生皆苦。|人过60,你需要迈过4道坎,想通了,这一辈子也就顺了
- 哈里王子|哈里不尊重女王,威廉愤怒不会与他和好,哈里得了媳妇丢了哥哥
- 前段时间 过了30岁还单身的人,一般离不开3个原因,跟穷没有关系
- 喜欢和爱 一个男人深爱的表现,说白了就两个字,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