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这本童话 大学人才要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 五 )
其一 , 不要在引导小孩进入成人社会的过程中 , 轻率地截除他们成规之外的创意;
其二是不要粗率地去判定小孩的愚、智、优、劣 , 或者替他们决定他们未来有没有足够的天分往某个方向发展 。
我儿子初中的辅导老师自信满满地用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小学以来的笔试成绩告诉我:“你儿子在数学这一科的天赋很差 , 以后注定是表现平庸的人 。 ”
可是 , 她完全忽略了我儿子从小没有家教 , 没有补习 , 没有参考书 , 完全自修 , 欠缺计算的熟练度这些特质 。
文章图片
初三时 , 我要儿子逐章自己整理初中数学讲给我听 , 我再问问题直到他能讲解清晰 , 理路严谨为止 。 这样训练半年以后 , 他在高中联考的数学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 大学联考时则以数学取胜 。
小孩子是未经社会制约的有机生命 , 他用我们无法彻底了解的方式在感受这个世界 , 用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方式在接受外界的刺激和回应外界 , 他有他自己因人而异的成长节奏和次序 , 绝对不是我们可以准确预期和严格地加以规范的 。
因此 , 教育不能用福特汽车的量产模式来进行 , 也没有办法用工业生产的品管程序来检证教育成效或者一个孩子的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 。 面对孩子 , 我们只能不怀主观地给他所有可能的教育机会 , 而不要去判定谁有希望或谁没有希望 。
教育不是撰写电脑程式 , 也不是在训练狗 。 我们不应该期望小孩巨细靡遗地接受我们所有的要求 , 也不应该期待他们随时都能符合我们的节奏 。
许多父母都把事业上那一套“投资成本效益分析”的僵固心态带到家庭教育 , 也用来逼迫学校老师走回升学主义的老路 。 我经常听到自以为是精英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谈他自己的孩子:“我们家老二比老大聪明 , 老大学什么都慢 , 以后只要勉强大学可以毕业就好了;倒是老二 , 我们很有信心 , 以后念什么都行 。 ”
文章图片
听到这种论调 , 我总为他们的孩子悲哀 。 老大总是会感觉到父母对弟弟的期望的 , 叫一个孩子在这种宣判下活着 , 情何以堪?其实在我眼中 , 那个老二只不过比较精灵和会讨好人 , 会专心用成绩来换取父母的疼爱 , 却看不出有更多的才华或深思的模样 。
倒是那个老大 , 有责任感 , 很会关怀同学 , 独立性很强 , 而且一点也不笨 , 我甚至还觉得老大比较深思 , 比较有机会发展出属于他自己所关怀的学问呢 。
用既有的学习评量标准 , 不要说没有能力评估出孩子未来在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创造力 , 甚至连孩子未来在政治、经济、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谋生能力 , 都没有办法加以评估 。 面对这样的教育评量体系 , 我们凭什么从孩子的成绩去判断他们未来的成就?更凭什么去决定谁值得栽培?
每个小孩在学习过程中 , 各有各的困难 , 时而超前 , 时而落后 。 称职的家长与老师 , 不一定要有丰富的英、数、理知识 , 但却要对小孩有充分的爱心 。 爱心不是纵容 , 而是接纳每一个小孩 , 关心他 , 愿意去了解孩子个别的脾性和特质 。
大人多半忘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 只急迫地要求小孩迁就自己的生活秩序 , 而不管在这过程中可能会牺牲掉小孩子那些可贵的本能和天真的禀赋或者造成他们个性的扭曲 。
所以 , 一个好的家长 , 要乐意重新从小孩子的观点看世界 , 然后才可能终身不倦地去仔细观察儿童的天真感情、对人的态度的敏锐感受 , 进而给孩子一个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 让他做一个自自然然的小学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