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曾说:如果走错了方向 , 停下来就是进步 。 爱情也一样 , 如果走错了爱情 , 离开了就是赚到 。
面对挚爱 , 敢于不爱 。 盛爱颐无疑是那种拎得清的女人 。
爱一个人时 , 她会用心爱 , 当爱错过时 , 也不会强求 。
所以 , 她才能始终掌握着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 让宋子文记挂了一生 , 以至于三个女儿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颐字 。
面对家产 , 敢于去争
盛爱颐不仅在爱情中敢爱敢恨 , 不拖泥带水 。 在维护自己权益时 , 也敢想敢干 。
1927年 , 盛爱颐母亲庄夫人去世 , 没有了主心骨的盛家 , 因为遗产分割之事起了争执 。
本来按照老规矩 , 一半的家产分给盛家的五房子孙 , 另一半归盛氏愚斋易庄 , 这样大家都能相安无事 。
可是盛爱颐的哥哥盛恩颐 , 却节外生枝 , 想把盛氏愚斋易庄的那部分慈善基金 , 拿出来五房子孙平分 , 弥补自己的亏空 。
盛爱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 她提出按照民国法律 , 未出嫁的女子也有继承权 , 这样她和八小姐都应有份 。
她向哥哥盛恩颐提出要十万银元出国留学 , 却遭到自私哥哥的拒绝 。
1928年6月 , 盛爱颐把三个哥哥和两个侄儿告上了法庭 。
当时上海《申报》的头条曾刊载了盛爱颐的诉讼书:
法律上以男女平等为原则 , 国民党对内政策第十二条业已确认 , 明确未出嫁之女子 , 有与同胞兄弟同等继承财产之权 。
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来说 , 女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 虽然在民国以后 , 政府提倡男女平等 , 推行女子也有继承权 , 但还没有人这样实施 , 这相当于是一纸空文 。
可是盛爱颐和一般的女人不一样 。 她敢说、敢做 , 敢当 , 行事颇有先父之风范 。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 , 她巧妙地把官司提升到了男女平等的高度 , 这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 成了爆炸性新闻 。
9月5日开庭时可谓盛况空前 , 连旁听席都坐满了人 , 或许是不想直面亲人反目的尴尬 , 原被告双方都全权交由了律师代理 。
最终 , 这场声势浩大的争产案 , 以盛爱颐胜诉告终 , 盛爱颐一战成名 , 依法分得了50万两银子 。
本文图片
随后八小姐盛方颐 , 也如法炮制 , 获得了50万两的遗产 。
在那个长兄如父 , 父亲不在只能听兄长的年代 , 盛爱颐敢于维权 , 她的果敢与勇气可见一斑 。
这场女权官司的胜利 , 不仅开创了女人继承遗产的先河 , 也让我们对这位名门闺秀又一次刮目相看 。
正如作家李筱懿所说:
世界的确会为微笑让路 , 但它不会为没有原则的傻笑让路 。
把握生活的分寸和火候 , 才能把我们淬炼成恰如其分的女子 。
面对家产 , 敢于去争 。 不当包子 , 不逆来顺受 。
这无疑也是盛爱颐行走在世界上 , 所向披靡的武器 。
面对低谷 , 淡然以对
1932年 , 盛爱颐用打官司赢得的五十万大洋 , 在上海建造了气势磅礴的百乐门舞厅 , 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实业家 。
如果说曾经的理智是她的软肋 , 那么如今的淡然则是她的铠甲 。
在舞厅经营不善 , 转让他人之后反而异常火爆时 , 盛爱颐却显得非常淡然 , 转而把精力放在了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上 。
她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校董 , 把盛家精心收集的十多万卷藏书全部捐献给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 , 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心力 。
新中国解放后 , 盛爱颐选择留在了上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活得通透的女人的特质
-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吃过大苦
- 活得通透的女人,往往有这四个特质,希望你都有
- |活得通透的女人,都有这7种特质
- 离婚|“我是女人,反正自己是不会离婚的”:活得太通透了
- 一年一次!颐和园惊现“金光穿洞”奇景!引人惊叹!
- 活得通透!人大毕业,曾经的高考状元,流落街头,只为过新的生活
- 现在想得通透的人 老了以后,一定要学会攒钱给自己养老
- 活得通透的,往往是话少的人
- 你早晚会知道,活得通透的女人,从不做感情的“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