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图源:《煤气灯下》
相信不少朋友这个周末都在“吃瓜”中度过了 , 李靓蕾在最新回应中提到了心理师对王力宏的描述——gaslight, 这个词在微博上被人们翻译成“情感操纵” , 直译过来是“煤气灯”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大家对“煤气灯”这个词可能不熟悉 , 但你们对另一个词 “PUA” 应该耳熟能详 。
PUA(Pick-up Artist)的主要对象主要是陌生异性 , 而当它进一步延伸到朝夕相处的朋友、同事、伴侣、甚至是家人身上时 , PUA一词就显得过于局限而不再适用了 , 将其定义为“煤气灯人”则更加准确 。 真正的煤气灯人远比恐怖故事惊悚多了 。
今天 , 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煤气灯人” , 以及如何避免情感操控 。
“煤气灯人”是如何情感操控的?
“煤气灯”这一概念可追溯至1944年 , 由美国导演乔治·库克执导的一部惊悚片《煤气灯下》(Gaslight)中的主角安东 。
在电影中 , 钢琴师安东(CharlesBoyer 饰)为了将妻子宝拉(Ingrid Bergman 饰)所要继承的大额财产据为己有 , 一面将自己伪装成潇洒体贴的丈夫 , 另一面又不断使用各种心理战术 , 联合家中的女佣企图将妻子逼疯 。
在丈夫缜密的心理操纵下 , 宝拉逐渐变得神经兮兮 , 怀疑现实、质疑自己 , 最后在精神上几乎完全依附于安东 。
这种试图破坏他人对现实的感知的情感操纵 , 也因该电影而得名为 Gaslighting(煤气灯操纵) 。 下面我挑选了几个经典的 Gaslighting 片段让大家品品:
1. 信息封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强调某一信息
安东和宝拉新婚满三个月时 , 外出去伦敦塔游玩 。 出门前安东送给妻子一枚小巧的白色胸针 , 声称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 , 并嘱咐宝拉把它收好 。
此时安东略显刻意地强调了一句:“你可能会弄丢 , 你知道的 , 你经常丢三落四” 。 这是电影中安东第一次对宝拉实施 Gaslighting , 也是宝拉初步对自己产生怀疑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但是在二人离去之后 , 两位女佣之间的对话又再次佐证了 , 宝拉从未体现出任何异常 。 但是男主人安东 , 却不断向他们传输“女主人生病了”这一信息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如果说此时 , 仆人们还对女主人生病一事尚有所怀疑 。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 , 就令他们对于这一言论深信不疑了 。
当天的游玩结束后 , 安东便以饰物常年未佩戴、需要修理为由 , 向宝拉索要胸针 。 由于安东从一开始就并未将胸针放入宝拉的手包 , 而是偷偷将其藏在手心转移至别处 , 宝拉自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胸针的踪影 , 还以为是自己不慎遗失 , 十分懊恼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安东借此机会再次强调宝拉“记忆力不好”一事 。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生斌开始退款,李靓蕾事件反转,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 李靓蕾|李靓蕾事件结束!侯佩岑为闺蜜发文,尽显对李靓蕾的无奈与心酸
- |我现在可以下定义,李靓蕾绝对不是个好妈妈。她干的事太前后矛盾了!
- 李靓蕾|假如你是李靓蕾,当王力宏带着三个男人突然上门,你会让他进家吗
- |李靓蕾再发长文,怒斥王力宏!所有的婚姻,撕扯起来都容易破相!
- 李靓蕾|李靓蕾是自作自受,还是正义的化身?
- 李靓蕾|李靓蕾:人生不会有完美的选项,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资源内,做出最好的选择!
- 李靓蕾 王力宏、李靓蕾还在纠缠,这个真相却被无数人忽视
- |王力宏为何不单独回家?作家点评李靓蕾“犯全职太太通病”:还指望回到以前
- 李靓蕾 这回我开始不李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