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95后们:不想稳定恋爱,只求短暂心动( 六 )


有人戏称 , crush似乎只会发生在大城市 , 那些丰富的文化活动中 , 才会让年轻人找到同类的眼神 。
在一条的采访中 , 大家也普遍反映了这样的矛盾:仍然向往爱情、但对长期的爱情有太多现实的考量;享受crush , 又对它的后续发展并不乐观 。
为什么会如此?当代年轻人会因此而失去爱人的能力吗?一条与知名心理咨询师、简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小燕 , 聊了聊关于crush的疑问 。
恋爱|95后们:不想稳定恋爱,只求短暂心动
本文图片

Q:一条
A:陈小燕
Q:为什么“crush”会给人带来如此甜蜜的感觉?这和长期的亲密关系又有什么区别?
A:因为它是处于亲密关系最初的那种最美、最浪漫、最被理想化的阶段 , 几乎无法触及真正进入到更深层的、彼此人格结构的碰撞带来的冲突 , 更不会涉及事关婚姻的来自双方家庭的文化和内在关系动力上的磨合 , 所以这个体验基本上只有正向的感受 。
一旦熟悉走近之后 , 就会进入“去理想化”的阶段 , 要经历摩擦、碰撞 , 尤其是各自人格深层结构当中的一些议题会被激发 , 需要两个人面对痛苦努力解决 , 或者找到共存的方式 , 无论怎样 , 它都不再是纯粹正向的美好体验 。
然而 , 必须指出的是 , 更为深层的关系虽然有带来痛苦的可能性 , 但也是彼此人格成长成熟的重要契机 。
恋爱|95后们:不想稳定恋爱,只求短暂心动
本文图片


图源:《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Q:为什么会有这种“只想crush , 不想真的发展亲密关系”的感情态度?
A: 原因是比较多元的 。 首先就是前面提到的长期的亲密关系会比较复杂 , 不是单一的正向体验 , 因而在进入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心理能量 。
其次和当下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系 。 现实生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等等 , 都会对人造成影响 。 比如上述的三个故事 , 主人公或多或少都会在现实生活与情感生活之间感到一些彷徨 。
在两者冲突的时候 , 他们更倾向于去选择工作或个人的理想 。
而且 , 社交媒体和快速运转的生活让大家已经习惯了在不同的情境下 , 以不同面貌出现 。 比如那个在电影院喝啤酒的女孩 , 她也提到了 , 那天的她和平时的她不太一样 。
完成自我的整合 , 以一个更自洽、更为自我接纳的状态进入亲密关系 , 是一件很不容易很复杂的事情 。 但是crush的状态中 , 可以只呈现自己想要呈现的样子 。
恋爱|95后们:不想稳定恋爱,只求短暂心动
本文图片

Q: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好像都觉得 , 走入一段亲密关系越来越困难了?
A: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我个人觉得 , 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更深 , 大家对亲密关系的质量要求更高了 。
比如上几代人可能没有这么关注亲密关系质量 , 结婚是生活的必需品 , “为了孩子凑合过”的生活模式被大部分人所认可 , 即使处于痛苦的关系中 。
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 尤其女性有很多成长 。 两性都会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愿意去思考和讨论它 , 也不愿意盲目地只为进入而进入亲密关系 。
当然也有其他因素 , 比如整个社会给年轻人的试错空间很少 , 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可能带有某种功利主义的倾向 , 这些因素会挤压年轻人探索或享受亲密关系的空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