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文章图片
进入这篇文章前 , 先请你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荒凉的无人区 , 你被一群穷凶极恶的罪犯追赶 。 你不知疲倦地向前跑 , 不知道跑到什么时候 , 才能停下来 。 只知道 , 只要脚步稍慢一点点 , 就会没命 。 这个时候 , 你该怎么办?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 , 而是发生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 被追赶的那个「人」 , 是70000头非洲象 。 而那个罪犯 , 则是一个中国女人:她叫杨凤兰 。 短短20年 , 在人类的狩猎下 , 非洲象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三 , 濒临灭绝 。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 正是杨凤兰 。 以她为首的「罪犯」 , 杀戮了坦桑尼亚60%的大象 。 如今 , 我们再也看不到非洲象的族群迁移 。 哀鸣嘶嚎 , 在非洲的山野河谷不断回响 。 01杨凤兰的经历 , 可以说非常戏剧化 。 20世纪70年代 , 她因为掌握斯瓦西里语 , 被分配至坦赞铁路建设工地担任翻译 。 这二十年间 , 作为援建的工作人员 , 杨凤兰收获了坦桑尼亚人民的信任 。 她对坦桑尼亚的风俗人情、一草一木也了如指掌 , 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 杨凤兰给自己女儿取的名字 , 单字一个“非” 。 后来 , 援建工作结束后 , 正值坦桑尼亚对中国开放投资 。 杨凤兰发现了商机 。 于是 , 她马不停蹄地赶回第二故乡 , 开始淘金 。 但谁也没想到 , 她第一次踏足 , 带来的是帮助 。 第二次迈入 , 带来的却是灾难 。
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文章图片
1998年 , 杨凤兰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使馆区附近 , 租下一个汽车站的旧厂房 。 开了当地第一家火锅店——北京饭店 。 虽然店内的环境和菜品都不突出 , 但出于杨凤兰是“老坦桑”的缘故 , 中国人和坦桑尼亚人都乐于捧场 。 饭店的生意日趋红火 , 它或许不是当地最大的中餐馆 , 但绝对是最有名的 。 尝到甜头后 , 杨凤兰内心的欲望大门 , 随之打开 。 她开始加入中坦商会 , 和上流人士打成一片 , 化身社交名利场的成功商人 。 可随着坦桑尼亚的中餐馆越来越多 , 不到两年时间 , “北京饭店”就像过气网红 , 门可罗雀 。 杨凤兰心里着急啊 , 饭店一倒 , 她优裕的生活也将远去 。 纠结与挣扎中 , 她被金钱与贪婪的洪流裹挟向前 , 选择了铤而走险 。 坦桑尼亚移动的黄金——象牙 。 被她盯上了 。 02象牙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是至高无上的奢侈品 。 富人们愿意为了这一截牙齿 , 豪掷千金 。
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文章图片
坦桑尼亚 , 恰好拥有非洲第二大的象牙种群 。 一番思量过后 , 杨凤兰彷佛看见堆成山的金子在眼前招手 。 在坦桑尼亚 , 每公斤象牙的收购价 , 只需要7美元 。 而转手卖出 , 则会飙升至3000美元 。
这位中国大妈,在非洲竟干这种事情
文章图片
40000%的利润 , 足以让杨凤兰陷入疯狂 , 忘却对坦桑尼亚的第二故乡情 。 一不做二不休 。 杨凤兰找来两个信得过的伙伴 , 将北京饭店二楼 , 改装成非法交易地点 。 再招募一批当地土著 , 指派他们去盗猎象牙 。 杨凤兰甚至还给猎杀大象的非法组织 , 提供了大量枪械和资金支持 。 只为获取更多象牙 。 不仅如此 , 为了象牙走私顺利过海关 , 以及犯罪团伙的安全运作 。 杨凤兰斥巨资 , 贿赂坦桑尼亚的官员 。 凭着多年积攒的人脉 , 她迅速打开坦桑尼亚和国际的市场 , 成为全球最大的象牙走私犯之一 。 在成千上万具大象尸体上 , 杨凤兰搭建起了自己的金钱帝国 。 03因为杨凤兰 , 无数把屠刀和猎枪涌向非洲象群 。 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 , 200年后 , 在非洲的土地上再次上演 。 对于这些盗猎者来说 , 10根象牙 , 就能让他们这辈子都衣食无忧 。 倒卖100根象牙 , 就能让他们大富大贵 。 象牙 , 就是移动的黄金 。 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 , 盗猎者无所不用其极 。 手段之残忍 , 哪怕是刽子手都只得自惭形愧 。 他们一般用两种武器 , 压动式猎枪和毒箭 。 猎枪使用的子弹 , 一颗就有成年人手腕那么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