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三 )


本文图片

“为人君 , 止于仁 。 ”
自古以来 , “仁”便是对帝王最大的赞誉 。
康熙担得起这个字 , 但他却不似宋仁宗 , 只有“仁” 。
他还有雷霆的手段 , 让有心之人闻风丧胆 , 也让他的统一之路少去诸多麻烦 。
正所谓“柔有所设 , 刚有多施 , 弱有所用 , 强有所加 , 兼此四者 , 而制其宦 。 ”
在清理国库欠款时 , 康熙一面选择刚正不阿的四阿哥胤禛主持大局 , 一面又对前来“哭穷”的老臣子耐心倾诉自己的难处 , 甚至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 让其退还国库的银子 。
面对外蒙古噶尔丹直捣内蒙古的勃勃野心 , 康熙御驾亲征 , 站在第一线 , 强势取得胜利;
但他没有乘胜追击 , 反而召集漠北蒙古诸部落 , 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 。
在这次盟会中 , 康熙采取怀柔态度 , 又是册封 , 又是赏赐 , 还亲自为参会的汗王、台吉赐酒 。
放下姿态、笼络人心的同时 , 又不忘向对方亮出自己的“利剑” 。

康熙|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本文图片

在盟会的阅兵环节 , 身着戎装的康熙 , 跨马射击 , 箭术高超 。 在场之人无不感叹“神武也” 。
就这样 , 短短数日 , 外蒙古就被纳入清帝国的版图 , 北方边患问题 , 彻底解决 。
刚与柔 , 硬与软 , 在康熙看来 , 最好的糅合 , 是“不可偏于宽 , 亦不可偏于严 。 ”
这是帝王心学 , 亦是做人之道:过硬 , 易如莽夫;过软 , 易如懦夫 。
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 。
孩子生病 , 他会因为疼爱而放下朝政 , 全身心照顾;但也会因为打了败仗 , 要其在城外跪听处罚 。
这般教育 , 康熙的儿子均得到锤炼 , 皆可继承帝业 , 是以 , 别的帝王烦恼的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 而他的烦恼则是继承人太多 , 不好选择 。
一个人 , 有雷霆手段 , 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慈悲心肠;拥有菩萨心肠 , 才能让铁血手腕 , 显露在正向的地方 。
康熙便在这一硬一软中 , 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扩大版图 , 融合满汉文化 , 蠲免钱粮 , 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在位的61年 , 他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 让清王朝走向兴盛 , 为“康乾盛世”打下基础 。 实现了“康熙”二字的真正含义:
万民安宁、天下兴盛 。
弯腰的姿态 , 是格局 , 刚硬的手段 , 是能力 。
成功的人 , 往往懂得让它们彼此保驾护航 , 开疆扩土 , 让人生无往不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