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 。“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 。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了,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唱哈”要连续进行三天 。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 。
4.送神
“唱哈”完毕就送走了神灵 。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调》,还要“舞花棍” 。送神后整个“哈节”的仪礼便结束了 。
【极具特色的京族哈节文化】哈节期间人们还进行其他活动,不善唱歌的男子们也不甘于让姑娘们专美于前 。于是,斗牛、比武、角力竞赛等也随之展开,成为哈节上极富特色的重要节目 。
标签:特色京族文化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别具一格的蒙古族游牧文化
- 俄罗斯族的民居建筑“木刻楞”
- 久负盛名的珞巴族语言文化
- 极具特色的基诺族的成人礼
- 原始古老的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
- 京族文化的民族性与海洋性
- 阿昌族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及眷恋
- 京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 锡伯族,团结一致的戎守边疆人
- 惟妙惟肖的汉族狮子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