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再读《活着》,才看清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活着|再读《活着》,才看清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本文图片

1992年春节刚过 , 在北京一间八平米的小屋里 , 32岁的余华开始创作小说《活着》 。
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一首美国民谣——《老黑奴》 。
歌中的老黑奴一生凄苦 , 家人都先他而去 , 但他从不抱怨命运 , 也从不向生活低头 。
余华被这首歌深深打动 , 决定写个故事 , 歌颂普通人的生命力量 。
这个故事 , 便是小说《活着》 。
在书里 , 余华用一个老农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福贵坎坷的一生 。
福贵像老黑奴一样 , 人生艰难坎坷 , 却都努力地走了下去 。
三十年来 , 福贵牵着他的老黄牛 , 走进无数读者心里 , 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
读懂了《活着》 , 你就会明白:
世界上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 但你可以选择不被生活“难”住 。
活着很难 , 生活从没饶过谁
徐福贵 , 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阔少爷 。
成年后 , 娶了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 , 可谓富上加贵 。
按理说 , 有钱人的生活应该更容易些 ,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年轻时的福贵不懂惜福 , 整天为非作歹 , 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
去私塾读书 , 来回的路上把雇工当驴使唤;课堂上 , 经常口出狂言 , 气得老先生骂他畜生 。
后来 , 福贵干脆不读书了 , 三天两头往城里的妓院跑 , 还迷上了赌博 。
最荒唐的是 , 他骑着妓女来到老丈人的米店前大声请安 , 闹得众人哄堂大笑 。
老丈人含恨在心;
他娘和家珍被气得暗自垂泪;
他爹本想规劝他 , 却被他打倒在地;
就连福贵自己也在众人的谴责中愈发疯癫 。
当时 , 福贵和家珍已经有了女儿凤霞 , 家珍又身怀六甲 。
本应幸福的一家人 , 却因为福贵的“作” , 一个个活得愁云惨淡 。

活着|再读《活着》,才看清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本文图片

俗话说:成家犹如针挑土 , 败家好似水推沙 。
这天 , 福贵在赌场里赌红了眼 , 竟在一夜之间 , 把徐家的百年基业输得一干二净 。
然而 , 厄运才刚刚开始 。
一个月后 , 家里的雇工都跑了 , 他爹被活活气死 , 老丈人带着一群人把家珍抢回了家 。
福贵恨天、恨地 , 但最恨的还是自己 。
他一连几天睡不着觉 , 脑袋疼得快要炸开 , 他嚎啕大哭 , 哭得腰杆子都直不起来 。
命运不会因为你知错就放手 , 生活逼着他擦干眼泪下地干活 。
福贵从地主那里租来5亩良田 , 开始耕种 。 常年养尊处优的他 , 感觉自己每天都要累死 。
他再也不是锦衣玉食的少爷 , 而是一个谁都可以骂几句的泥腿子 。
福贵觉得人活着可真难 , 有钱的时候难 , 没钱的时候 , 更难 。

活着|再读《活着》,才看清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本文图片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的这句话:
“每个平凡而普通的人 , 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 。 ”
无论是住高楼 , 还是一身锈 , 谁都不会被生活轻易放过 。
有人为了填饱肚子 , 背着几个月大孩子在工地搬砖;
有人为了全家的生计 , 常年忍受着职场的不公和压抑;
有人在ICU外放声痛哭 , 打遍电话都没借来一分钱……
在命运掀起的巨浪中 , 谁都有翻船的时候 。
等你在苦难的漩涡里熬久了 , 终会明白:人生不易 , 艰难本就是生活的常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