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 。 ”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刘家琛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1.
我从不否认自己的偏见是如此根深蒂固 , 且显而易见 。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 为什么要这样 , 既然知道了不应该去改变什么吗?事实上是 ,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一点 , 甚至无时无刻不在培养自己的偏见 。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 就像一个人犯错 , 明知道自己是在犯错 , 却一意孤行 , 继而一错再错 。 很荒唐!是的 , 荒唐 , 我正是借助这荒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 我想知道真实的边界在哪 , 所以我不得不荒唐地一次又一次培养自己的偏见 。
【乌托邦|跨年丨“以反省之名,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坦白说 , 偏见不是我的目的 , 培养偏见就是希望看到偏见之外更多的真相 , 关于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
试想 , 如果没有偏见会怎样呢?多半只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吧!就像每一个时代的宠儿 , 刚出生时 , 长大后 , 活在时代中的人 , 他们与时代的契合是如此不可思议啊!他们多半从来不会觉得世界是虚假的吧?他们将虚假和真实全盘接收了下来 , 并想尽办法从中汲取养分 , 时代是思想之源 , 他们无疑是时代的宠儿 , 他们享受着这个时代的一切馈赠 , 像是伴生关系 , 从来不觉厌倦 , 直到新的时代到来 , 新的宠儿取代了他们 。 紧随而来的是什么呢?他们再也无法赶上时代的脚步了 , 他们老了 , 他们迈不动了 , 他们被抛弃 , 被遗忘 , 被淘汰 。 不服老是不行的 。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 长生不老药怕是不存在的 , 青春永驻怕是一种奢望 , 容颜不老则不过是一具皮囊所带来的假象 , 且它们都算不得真正的生命力 , 如开到荼靡花事了 。 人们往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觉 , 好像时间能抹去一切 , 一切美好与不幸终将随着时间一同消逝 。 之所以说它是幻觉 , 是因为世界不是乌托邦 , 也不是反乌托邦 , 而是异托邦 。 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 我们在生活 , 而活着的每一刻和我们死去之后发生的种种 , 它们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般连贯 。 这不是艺术 , 不是诗、散文 , 不是“时间从来不语 , 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对于时间而言 , 它本身就是一个概念性存在 , 是绝对性的 , 一秒就是一秒 , 谁都无法讨价还价 。 甚至我们说它是假的 , 也丝毫没有问题 。 所以 , 我们说时间能抹杀一切 , 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觉 , 一种幻觉 , 一种臆想 , 是奢望 , 是乌托邦的希望本质 。 那么 , 如果这些都不足以支撑我们鲜活的生命力 , 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从幻觉中 , 继续沉溺于虚假的梦境 , 还是从现实中 , 回归现实 , 抑或从自身入手?
我的答案是:自己 。 更确切的说是 , 是自己的偏见 。
就像每个行动的结果都包含在行动本身之中 , 只要保留自己的偏见 , 就总会遇到和发现偏见之外的风景 , 也只有意识到自己偏见 , 这些才能得以洞察出来 , 洞见它们 , 以及在偏见之外的种种 。
偏见不是画地为牢 , 不是固步自封 , 更不是彻底的封闭 , 只有意识不到偏见的存在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 而当你能意识到自身与偏见几乎伴生 , 就像“真理属于人类 , 谬误属于时代” , 就像“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 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这样或那样的偏见 , 甚至随时都可能是偏见的 , 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接近真相 , 而不是满足于当下或沉溺于享受 。 如此一来 , 我们的生命力就得以从偏见中不断地涌现出生机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速新闻寄件人:刘运刚年龄:47岁职业:社区干部(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这张明信...|明信片上的“微心愿”?丨愿做“三重父母”的好“儿子
-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文字丨林清玄主播丨秋阳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夜读丨林清玄: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 路易诗兰丨2022,新征程,再出发
- 唐·白居易|诗词丨8首暖心诗词:此冬此生,愿你所遇皆温暖
- 苏轼 诗词丨所谓幸福,就是食之有味
- 天桥上的魔术师|观剧丨为何这6部“台剧”会被热捧?
- |电影推荐丨愿世界没有坏人,只有家人
- 生活报评论员 孙晓蕾王朔曾说过:“我习惯于从逻辑上贬斥与我所奉准则不同的人 晓蕾说丨王冰冰事件:别让网络的“繁衍者”们毁掉她
- |夜读丨什么都想要,很容易什么也得不到
- 做人,该拒绝就要拒绝,不要怕与人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