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的区别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公元和公历的区别】
1、阳历就是现在通用的公历,阳历的制定是根据地球的运动周期而来的 。阴历也就是旧历,它的制定是以月球的周期为标准,阴历的使用的时期比阳历早 。
2、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辛亥革命之后 ,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公历,俗称阳历 , 名称与中国原有的历法相对应,新中国成立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 也就是公历 。而阴历也叫太阴历,主要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 , 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
公元和公历的区别
公元的意思是公历纪元,是根据耶稣的诞生年进行划分的,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为公元前,而耶稣诞生后的日期称为公元后,每十年称作一个年代 , 每一百年称作一个世纪,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纪年法 。公历又叫做阳历(西历、新历、国历) , 与阴历相对 。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夏历、旧历、皇历),也称太阴历 。农历的一年是354天 , 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 。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 , 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