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眼泪分三种
【为什么眼泪是咸的?眼泪有什么作用呢】
1662 年,丹麦科学家 Niels Stensen 发现,「泪腺」是眼泪的发源地 。他认为,我们流泪仅仅只是为了保持眼睛湿润 。如今看来,这只能部分地解释「基础性眼泪」的功用 。
(一)Basal Tears 基础性眼泪
基础性眼泪可以平衡眼部蒸发的水分,保持眼球湿润 。这种眼泪不会流出眼睑,主要通过鼻腔排掉 。人每天要分泌 150 至 280 克的基础性眼泪,差不多有半听可乐那么多 。
(二)Reflex Tears 反射性眼泪在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分泌放射性眼泪来「摆脱刺激物侵袭」 。例如:
- 切洋葱
- 误食芥末
- 抽油烟机不给力
- 给列祖列宗烧纸
伤心难过的时候会流的泪 。当大脑被某种或喜或悲的情绪绑架,内分泌系统释放激素至眼区,泪腺随即分泌情绪性眼泪 。已知物种中,只有人类、大象和大猩猩会因为情绪波动而流泪 。(会笑的动物远不止这么多啊~)
二、人为什么会流泪
(一)水猿假说:人为什么保留了「流泪」功能
1960 年,英国生物学家 Alister Hardy 提出了「水猿假说」,他认为在人类曾有过一段海洋生活 。我们的泪液约含有 0.9% 的盐分,而陆上进化发展的动物不会保留这种「浪费」盐分的生理现象 。
也就是说 , 流泪帮助我们祖先的祖先适应海底生活,这种功能遗留至今 。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二)眼泪排毒
1985 年,生物化学家 William H. Frey 提出 , 哭泣有助于缓解压力,因为眼泪可以带走人体内因精神压力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这个过程类似于呼气、排泄、流汗带走身体废料,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哭得少,就是因为他们流汗更多 。
「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的理论被大众广泛接纳,但仍有 。
(三)眼泪与求助
跳出遗传学、生物学框架,社会学、心理学视角的观点似乎能更好地解释人类「哭泣」动机:情绪性眼泪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 可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情感联结 。
泪水是一种肉眼可见的信号,帮我们获得同伴的帮助支持 。心理学家 Jonathan Rottenberg 指出,眼泪可以让你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意识到「我所面临的困境,已经超出承受范围」 。
「排毒理论」的提出者 William H. Frey 发现,相较于反射性眼泪(剥洋葱),情绪性眼泪(看悲情电影)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
研究者的假设是,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的让情绪性眼泪更为粘稠,更缓慢地从脸颊往下流 , 更牢固地粘在皮肤上,更容易引起同伴的注意 。
Ad Vingerhoets 曾两次尝试复制 Frey 的「洋葱泪和情感泪」实验 , 都没能成功 。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咸咸的液体确实能传递出某种「信号」,让我们乐于向泪人儿施以援手 。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向被试展示了两组照片:第一组是带有泪水的脸部特写;第二组照片中,人物面部的泪水被 PS 掉了 。实验参与者认为,脸上带有泪水的人看起来更难过 。
蒂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重复了这一实验 。相比脸上没有泪的人 , 实验参与者表示更愿意给那些脸上挂着泪珠的人提供帮助,即便只是短短一瞥 。
(四)眼泪与操控
对于「人为什么会哭」,另一个主流理论侧重于「利用眼泪操控他人」 。虽然略显邪恶 , 但我们的确是生来就会 。
眼泪是婴幼儿的沟通工具 。刚出生的小宝宝,主要(只能)通过哭泣提出自己的需求,饿了哭,困了哭,尿了还是哭 。研究表明 , 新生儿会改变哭声的音调来表达不同的诉求 。10 个月左右,宝宝们就开始懂得,可以通过「哭」达成超越吃喝拉撒的其它目的 。
一些研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擅长用泪水操纵他人,借此获得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小时候是求抱抱,长大了可能变成要包包 。
三、哭泣的好处:哭过不一定心情变好 , 憋着是真会得病
哭泣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一项研究分析了近 140 年有关「哭」的媒体报道 , 发现其中 94% 都提到,哭泣有益身心 。在日本,甚至有「哭泣俱乐部」,会员们为了释放泪水,聚在一起看催泪电影,阅读悲伤逆流成河的书籍 。
事实上,「哭泣」的正向作用可能被夸大了 。Randy Cornelius 等研究者在实验环境下向被试播放了一部悲情电影,随后检测被试的情绪 。结果是,那些哭了的人比没哭的人心情更差 。不过 , Ad Vingerhoets 和他的研究团队却发现,哭泣可以舒缓情绪 。他们在给被试播放电影后没有马上检测情绪 , 而是 90 分钟后再测,发现哭过的人心情比看电影前要好 。
Lauren M. Bylsma 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见解:哭泣对情绪有助或有害,与哭的原因有关,与陪伴有关 。如果因为积极事件而流泪,或者有一位亲密好友陪在身边(人太多会适得其反),哭泣更容易让人获得情绪改善;如果是因为痛苦折磨而哭泣,又或者周围挤满了冷眼看客 , 则会令人感到尴尬和羞愧,让心情更糟 。
哭过不一定心情变好 , 但憋着不哭是真会得病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同,压抑情绪是危险的 。一些研究表明 , 强忍着不哭,会增加患心脏疾病、肠胃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
眼泪是由泪腺分泌的一种体液 , 偏碱性,其中98%左右是水分,还含有蛋白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乳铁蛋白、β-溶素以及少量无机盐等物质 。因为含有盐,所以,眼泪是咸的 。
眼泪什么时候产生?
1、其实,正常情况下,人在清醒的时候,泪腺会不停地分泌一定量的眼泪,而在睡觉的时候,则停止分泌 。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所以平时泪水不会从眼睛流出来 。
2、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产生较多泪液,称情感性流泪 。
3、而诸如洋葱刺激、剧烈疼痛时,会产生大量泪液 , 称反射性流泪 。
情感性流泪和反射性流泪时 , 因为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眼泪,这些眼泪流向鼻泪管和眼睛外,所以会出现民间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法 。
那么,眼泪有什么作用呢?
1、润滑作用和光学作用:眼泪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6微米~7微米厚的平滑的液体薄膜 , 它不但可使眼球表面保持湿润 , 滑润眼睑与眼球的接触,使眼球转动灵活自如,还可以使角膜表面更加光滑细腻,从而减少散光,改善其光学特性 。
2、防卫作用:当眼睛中落入尘沙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眼泪,把异物冲刷出去,同时,保护角膜和结膜不受损伤 。
3、杀菌作用:眼泪含有溶菌酶等特殊的杀菌物质 , 能够破坏细菌的胞壁,使细菌溶解死亡;眼泪中还含有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都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 。
4、排除过剩的神经递质,有利于情感宣泄和缓解疼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