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017有什么题目啊

1.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答案】D 。解析: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碱性增强,所以碱性:CsOH>KOH>NaOH>LiOH,故选D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铁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
B.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铁矿石冶炼生铁、生铁冶炼成钢都是化学变化
D.生铁是纯铁,钢是含碳量在0.03%-2%的铁合金
【答案】D 。解析:A.纯铁固体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A正确;B.铁生锈,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潮湿的空气,水分充足,铁容易生锈,B正确;C.铁矿石冶炼生铁,是把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金属铁 , 生铁冶炼成钢 , 是C和O反应,都发生化学变化,C正确;D.生铁是铁的合金,含有金属铁和碳的一些杂质 , 所以生铁是混合物 , D错误;故选D 。
3.某化学教师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 。
①学生的生活经验 ②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③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④教师的教学方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的设计基本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的巩固练习,课后反思等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故选D 。
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 。
A.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 B.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其本质
C.初步学会制取O2的实验操作 D.理解酸和碱的概念
【答案】A 。解析:A.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正确;B.过程与方法的目标;C.知识与技能的目标;D.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故选A 。
5.阅读下列材料 ,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017有什么题目啊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答案】
步骤1现象:观察到溶液依旧是无色的 。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酚酞滴入蒸馏水中不变色 。
步骤2现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 。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浓氨水显碱性,因此滴入浓氨水的溶液变红 。
步骤3现象:几分钟后,会发现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原因: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能够进入烧杯A中形成氨水使烧杯A中的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会观察到该现象 。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并且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会将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分子的性质,使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 。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解答】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 。
【实验探究环节】
教师完成探究实验步骤1、2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不相同的原因 。
教师针对学生解答 , 概括得出:酚酞属于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就会变红,因此可以用酚酞检验氨水的存在 。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步骤3,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探讨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15分钟之后请小组代表解答 。
教师针对学生解答,概括得出: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溶液变红 。因为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因此能够运动到A烧杯中,这也就相当于A烧杯中有了氨水,酚酞遇到氨水变红 , 因此A中溶液变红 。
【总结环节】提问: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总结学生解答,概括: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017有什么题目啊】
【应用环节】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