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3月10日,在美国波士顿科特街109号,一个年轻人对着一台机器说了一句日后载入史册的话:“Mr. Watson,come here. I need you .(华生先生,过来一下,我需要你)” 。说这话的人是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以下简称贝尔),这句话标志着电话正式实现清晰传递语言的功能,电话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 。

图片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展厅
1847年3月3日,贝尔出生在英国的爱丁堡,并在家乡接受了初等教育 。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是颇有名气的语言学家 , 受家庭影响,贝尔从小就对语言很感兴趣 。
在贝尔家附近,有一座水磨坊,里面住着一对父子 。通常,这里的重活是由年轻人来做的 。后来他被征去当兵 , 只留下老人独自磨面粉维持生计 。水少的时候,水车转不动 , 老人就无法磨面粉,只能饿肚子 。好心的贝尔看到后十分同情 。回到家里,他坐在父亲的书房里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轻而易举地推动石磨?于是他经常去现场,仔细观察研究 , 发现以前的石磨结构不是很合理 。反复琢磨后,他想出了一个新主意:首先改良臼齿的摩擦力,然后利用麦粒圆的形状,让双方挨着,这样臼齿的旋转就灵活多了 。他马上查阅各种图书资料 , 设计出一幅改良水墨的草图,虽然画得不规范 , 但构想却十分巧妙 。经过工匠的加工,水墨果然变得十分灵活,比原来省力多了 。
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 。那时的贝尔只有15岁 。他的热心肠、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灵活的头脑以及乐于实践的品质,都为他后来发明电话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一项伟大的发明从构思到实现,再到被大众认可 , 仅靠发明家的思想火花、思维碰撞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明家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不懈的拼搏实干精神 。而后两点在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贝尔在从事聋哑人教学工作的同时,没有放弃自己的发明事业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桑德士在贝尔的电话研究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 。
在桑德士公馆,贝尔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 。当贝尔注意到当时发达的电报技术时,他心想:“为什么不能用电波来传播声音呢?”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1867年,贝尔和他的哥哥就发明了一种类似“人工喉”的机械发声装置 。吹气后,它能发出少量类似真人说话的声音 。然而,发明电话与制作人造喉咙在原理上大不相同 。外加贝尔本身不是电气科班出身,不知发明电话应该从何做起 。于是贝尔专程拜访了当时著名的美国电磁学家约瑟夫·亨利 。亨利仔细听了贝尔的介绍后,微笑着说:“你的发明想法很棒,干吧!”当贝尔说他缺乏电学知识时,亨利斩钉截铁地说:“没关系,学吧” 。在亨利的肯定和鼓励下,贝尔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电学知识 。历经两年的努力 , 贝尔最终掌握了电磁学理论知识,再结合已有的音学知识 , 他在发明电话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

托马斯·华生(1854-1934)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到贝尔一生的伙伴和挚友——技艺精湛、富有创造力的电气技师托马斯·华生(Thomas A. Watson)(下文简称华生) 。华生当时年龄仅有18岁 , 还没有从学校毕业 。不过他曾经自学过电气知识,还开过电气店 , 经验丰富 。1875年1月,桑德士雇佣他给贝尔当助手 , 二人一起从事电话的研究工作 。合作半年后,他们就捣鼓出了两台粗糙的电话机原型:圆柱体底部薄膜的中心连接着一根插有硫酸的碳棒;当人说话时,薄膜振动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最后在接收端利用电磁原理把电信号变回声音 。
此时贝尔发明的电话模型,已经与意大利人安东尼奥?穆奇(Antonio Meucci,1808-1889)、德国发明家菲利普?雷斯(Johann Philipp Reis,1834—1874)发明的(电话机)处于相同水平,但还达不到商用声音效果要求的声音清晰、噪声小的标准 。
不过贝尔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 。紧接着,他和华生花了两天两夜改进机器,设计出放大声音的音箱 。然后继续实验 。起初,华生只听到接收器发出嘶嘶的电流声 。1876年3月10日,他清晰地听到从电话接收端传来了贝尔的声音,“华生先生,过来一下,我需要你 。”这句话,成为人类第一次通过电话清晰地传递出去的声音 。

贝尔获得的专利证书
获得专利后 , 贝尔和华生继续改进他们研制的电话 。与此同时,贝尔还带着电话在美国、欧洲巡回演出,进行现场表演 。
1876年6月25日 , 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 。贝尔现场展示了他的电话,引起了巴西皇帝多姆·佩德罗以及英国科学家威廉·汤普森爵士等人的关注 。他们为电话在欧洲和美洲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
1877年,贝尔、华生、桑德士和哈伯特(嘉丁纳·哈伯特,贝尔的岳父,也是一位富商、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组建的贝尔电话公司,开始通过租用电话和电话线并收取使用费的方式 , 为家庭安装电话 。同年,第一条电话线在波士顿开通 。也是在这一年,第一次有人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新闻消息,从此大众开始了电话的时代 。第一年,贝尔电话公司就安装了230部电话 。
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相距300多公里外纽约的华生进行了第一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成功 。相较于电报 , 电话在使用便利性方面尽显优势 。这场试验过后 , 要求安装电话的家庭越来越多 , 电话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 。凭借这一惊人的势头,贝尔电话公司的业务日益发达,并成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公司)子公司,垄断美国90%以上电话市场 。

1892年10月18日 纽约和芝加哥之间 1520公里的电话线正式开通 贝尔在现场进行了通话演示
1915年1月25日,贝尔和华生应邀出席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的长途电话开通仪式 。这一天,贝尔在纽约 , 华生在旧金山,他们分别坐在电话机前 。预定的时间到了,贝尔拿起电话喊:“华生先生 , 过来一下 , 我需要你 。”这是他们四十年前通过电话说的第一句话 。华生立马回复:“好的 , 我马上去,不过要等一个星期!”人们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不禁笑了起来,并热烈鼓掌 。
1922年8月2日 , 贝尔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75岁 。为了向贝尔致敬,美国和加拿大的电话服务在8月4日贝尔葬礼开始时,暂停一分钟 。
原文链接: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从教师到发明家身份的转变
亚历山大·贝尔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 。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 。
扩展资料
除了发明电话,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还发明了载人的巨型风筝,为加拿大海军发明了用于在二战时与德国U-Boat抗衡的水翼船,改良了留声机(gramophone) 。
贝尔也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和海伦·凯勒交往历史最为长久、感情最好的朋友 。1922年8月2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逝世于加拿大巴德克 。
【电话谁先被发明 谁发明的电话怎么发明的】
贝尔本人是一个声学生理学家和聋哑人语的教师 。在他之前,德国人菲利普·雷斯曾发明过一台电话机 , 但其传声效果极坏 , 实际上无法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