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鱼肚好坏 如何分辨鱼肚

答:
鱼肚是一种高档的烹饪原料,被广泛应用在大中型宴会当中,但是鱼肚的品种很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外形、特点和质感,适合于不同的烹调方法 。
8种鱼肚鉴别方法如下:
●黄唇肚
黄唇肚,以石首鱼科黄唇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黄唇胶 。成品呈椭圆形、扁平,并带有两根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胶条;呈淡黄金色或金黄色,光泽鲜艳 , 半透明,波纹显著 。肚长约26厘米,宽约19厘米 , 厚约0.8厘米,产于东海、南海等地区 。黄唇鱼肚是鱼肚中品质最好的鱼肚,以前被列为贡品,只是产量极少 。
●毛鲿肚
毛鱼尝肚,以石首鱼科毛鱼的鱼鳔加工制成,也叫毛肚 。毛鱼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沿海 。鱼体很大,故其肚也非常大 , 每只可达500克左右 。成品呈金黄色,略微透明 。肚分公母(雌、雄),公肚形如马鞍,色深一些,有皱纹,涨发性也好,质优;母的形体略圆而平整,皱纹横向 , 质稍?。柿坎蝗绻?。
●鳘鱼肚
鳘鱼肚,是以石首鱼科鳘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敏鱼肚、米鱼肚 。成品呈椭圆形、片状,有的两边有小圆坠(由背面剖开者有,由腹面剖开者无),凸面略有波纹 , 凹面较光滑,色淡黄或浅红,明亮有光,半透明 。一般长22-28厘米,宽20厘米,厚1厘米 。鳘鱼肚亦有公母之分 , 也是公优于母 。鳘鱼主要产于浙江舟山、广东湛江及海南等地 。
毛鱼尝肚和鳘鱼肚形体都比较大,广东、香港较为流行以鱼肚做菜,因此,凡体大者都被称为“广肚” 。
●黄鱼肚
黄鱼肚 , 以石首科大黄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黄鱼胶 。单片黄鱼胶色白略黄 , 光滑,半透明,较?。?形体也不大,每片约50-100克,故质量不及毛鱼尝肚和鳘鱼肚 。近年黄鱼几近绝迹 , 黄鱼胶的身价随之升起来了 。黄鱼肚产于浙江、福建等地 。
●鳗鱼肚
鳗鱼肚,以海鳗科海鳗的鳔加工制成,又称胱肚、门膳肚 。鳗鱼鳔形如鳗鱼 , 长圆形,细长,壁薄中空,两端尖似牛角,白中略黄 。鳗鱼肚也称桶胶、筒胶 。加工时一般不剖开,剥去衣膜晾晒干燥而成 。鳗鱼肚多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
●鮰鱼肚
鱼鮰肚,以亚口鱼科长吻鱼回的鳔加工制成 。因形状似荷包(农村人用的钱包),略呈椭圆形 , 也叫荷包肚 。大小如巴掌,厚实肥大,壁厚0.5-1厘米,色白光滑,每只重约50-100克 , 大者可达250克 。鱼回鱼为长江淡水鱼,湖北人认为鱼肚形像石首笔架山 , 故称其为笔架山鱼肚,其他地方就称之为鱼回鱼肚 。
●鲟鳇肚
【怎么分辨鱼肚好坏 如何分辨鱼肚】
鲟鳇肚,以鲟科的鲟鱼和鳇鱼的鳔加工制成 。鲟鱼也是淡水鱼 , 生在湖泊中 。因鱼体可达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重,故鱼肚也非常大,大的可达几公斤重,厚达2厘米,色淡黄,鳔面有深浅皱纹 。这种鱼肚较少有干品,市场上也不多见 。
●进口鱼肚
扎肚 产自南美洲,又称长肚,形长而窄 。也分有公母,母肚较厚而长,公肚宽而稍短 , 口感以母肚更胜一筹 。
答:
鱼肚的种类虽然各异,但是鉴别方法和标准却基本相同 , 都要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
A.大小、厚薄
鱼肚越大越厚,其质量越好 。涨发后形体大 , 价格也高;而一些小鱼的肚?。?价低 。鱼肚形体平坦、完整,边缘齐整者为佳 。一些大片鱼肚虽形体不?。?也很厚,但涨发易夹心,不透,质逊 。
B.干、湿程度
鱼肚越干爽越好 , 对光应有透明感 。质地洁净,无血筋等物,色泽透亮者为佳 。受潮鱼肚色灰暗、无光泽,质次 。有的鱼肚在干制时中心部位未能干透 , 四面透明,惟独中心呈玉白色,此种鱼肚被称为“花心鱼肚”,质差 。
C.品种
统称为广肚的优质毛鱼尝肚和鳘鱼肚最贵,鱼回鱼肚次之,黄鱼肚略低 , 鳗鱼及其他鱼的肚再次 。
传统的几种鱼肚发制方法大家都知道,但是我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几点鱼肚涨发要点,或许对大家会有所启发:
1.油发鱼肚必须干爽,潮湿的易出现僵块,故发现受潮时可事先烘或晒干 。
2.鱼肚常有“耗”味 , 可在涨发后用醋水浸泡,比例约为10∶1 , 即5千克水中加入500克白醋 。浸泡之后务必将醋味冲漂去净 。
3.鱼肚有腥味,涨发时若不能完全除去 , 可在焯水的水中加酒、葱、姜 。
4.水发鱼肚大多选片大肉厚者,薄小的鱼肚不经煮 。因为鱼肚胶质较重,焖煮时为防鱼肚粘底,遇大量加工时,可在锅底垫上竹垫 。
5.油发鱼肚发制完成后 , 都要放入碱水中洗去油脂,加碱量要控制好,碱多可使鱼肚糜烂,一般比例3% 。方法是将鱼肚放碱水中挤捏除油 , 然后漂清 , 放碱水中浸的时间不可长 。
6.砂发鱼肚要翻炒,使之受热均匀,至膨大无夹心时取出 。
7.砂发和油发的鱼肚放保鲜柜里保存,可1-2个月不坏 , 但水发的鱼肚只能在保鲜柜中存放2-3天,速冻后口感会大打折扣 。因此水发鱼肚不能多量发制,分期使用 , 必需随用随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