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吉祥中国年》
一一春节是中国人最为传统的节日,它的起源说法众多,据宋书《太平御览》一书说:在公元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庆岁首的习俗,周朝开叫"年" 。当时以十一月初一为岁首 。到了公元104年汉武大帝太初元年,创造了‘太和历’,才确定以正月为岁首 。之后,各种史书开始有了年俗的记载 。

至于春节的命名,是近代的事 。以往的历法虽多次改革,但一直用阴阳历,即农历和阴历 。在辛亥革命以后,用了公历纪年,为区分阴历阳历两个年,把立春前后的阴历年称为春节 。

春节的习俗各地不尽相同,我们家乡有这么一段口传习俗:
二十三灶王爷送上天,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和传统】
二十四扫房日 ,
二十五撒粘谷,
二十六煮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打年酒 ,
三十溜游,
初一磕头……
总的来说,过年的时候,人们喜欢用红的东西,红灯笼,红窗花 , 红裤带,红衣服……,红色预示着吉祥美好又红火,人们把最美好的事情,都在这春天伊始进行,把希望和祝福,在这一刻开始;火红的中国年,华夏儿女永远的情结……

谢请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年”,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年" 。春节起源于夏朝,具体日期各朝代都不相同 。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的建议,使用《太初历》 , 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 。此后历朝历代都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 , 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 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习俗,如杀年猪、打年糕、团年饭、贴门神、放鞭炮、逛庙会等,长辈还会为小辈准备压岁钱 。近些年来 ,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的春节在许多东南亚地区及欧美国家,也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 。
春节,一年之首 , 万物更新 。
春节也叫农历新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年 。是一年之中家人团聚最重要的日子 。
春节历史悠久 , 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蕴含,而春节的由来也是什么有趣 。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春节都是正月初一,而在上古时代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当北斗的斗柄指向寅(东北)时为立春节点 。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立春为岁首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 , 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有所变动 。
夏商周规定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规定12月为正月,经过多个朝代的变更,直到1970年才规定夏历为农历 , 总而言之一句话,古代是没有 春节的说法,有的只是正月等等,直到1914年国民政府才起草春节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