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三皇五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说法 , 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取也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也可见“三皇五帝”在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
“三皇”关于记载说法较多,不能准确确定:
第一种说法认为:“三皇”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史记·始皇本纪》中李斯的奏议 , 李斯说:“古有天皇,有地皇 , 有泰皇,泰皇最贵 。”而《春秋命历序》则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 。为了调解这个矛盾 , 宋代的罗泌在给《路史》作注时,引孔衍《春秋后语》认为泰皇即人皇,故:“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
第二种说法认为:根据《尚书大传》,《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三皇”为:燧人、伏羲和神农,这种说法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 。
第三种说法认为: 根据《春秋运斗枢》“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
第四种说法认为: 根据《礼号谨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第四种说法认为:《通鉴外纪》此书中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第五种说法认为:《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
或许还有其他史书的不同记载,小编在此就一一细说了,小编今天就讲一下流传最广的“三皇”——燧人、伏羲和神农
1、燧人

燧人:燧人氏(燧皇)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 , 使人类可以用人工取火改变生活方式,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奉为“火祖”《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 。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 。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

伏羲:相传伏羲人首蛇身 , 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 , 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 , 用来捕鸟打猎 , 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 , 创作了曲子 。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 , 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 。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 , 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
3、神农:

神农,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神农,又称神农氏 , 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 。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 , 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
“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
《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吴、颤琐、帝、尧为五帝 。
…………….
与“三皇”一样,“五帝”也存在众多说法 ,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认可度比较高的“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
黄帝:

黄帝:“人文初祖”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生于有熊(今河南郑州市)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相传,轩辕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她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她的妻子发明了养蚕缫丝,我国最早的畜牧业生产与养蚕、舟车、房屋、衣裳、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等的发明创时期,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
颛帝:

颛顼号高阳氏,五帝之一,据司马迁《史记》所载,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操控全国时 ,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 同时,所属地图较以前则又扩展不少 , 东至蟠木,西至流少,南至交趾,北至幽陵 。。
帝喾:

帝喾: 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 , 莫不从服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 。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 。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 。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 。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 , 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
帝尧:

帝尧:五帝之一,《史记》中记载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 。接近他 , 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在他的治理下,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尧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舜 。
舜帝:

帝舜:五帝之一,身世寒微 , 以笃守孝道而出名全国,帝尧把他选定为继任者 。舜也不负所托,终究以身许国,崩于苍梧之野 。舜还传承了禅让全国之美德,让治水有功的大禹继位,为后世景仰 。
不管三皇五帝是谁 , 天下炎黄子孙同宗同源,这种血脉亲情当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
“三皇五帝”一说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主要是列国为了突显自己本土文化而提出的 , 主要是一些远古部落酋长的代表性人物 。此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关于三皇五帝一说也是莫衷一是 。

三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三皇是指伏羲、燧人、神农(炎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天皇、地皇、泰皇 。《春秋纬》则说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记载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 。《帝王世纪》《三字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

五帝,普遍认可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 、唐尧、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就已此五位为五帝 。而《礼记·月令》称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帝王世纪》则以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此外还有以方位为五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