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怎样供氧的,潜艇是如何制造氧气的

潜艇是怎样供氧的

潜艇供氧的方法包括通气管换气供氧、氧气瓶供氧、液氧供氧、碱金属超氧化物制氧、氧烛供氧、碱性电解水供氧、固态电解质电解水供氧 。
1、通气管换气供氧:潜艇上安装了通气管换气装置,当潜艇在水下潜行一段时间后,需要上浮 , 把通气管伸出海面 , 和外界空气进行交换 , 排出潜艇内的贫氧,同时向潜艇内补充富氧的新鲜空气,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备紧凑,而且功耗较低;
2、氧气瓶供氧:潜艇上装有高压气瓶,里面是压缩后的氧气 , 需要氧气的时候 , 通过减压阀门释放瓶内的空气到潜艇内,供人们呼吸使用,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小型潜艇,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污染的特点 , 但是无法满足氧气需求较大的大型潜艇;
3、液氧供氧:液氧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经过气化、减压,最后进行混合,释放到舱室中供人员呼吸使用 , 具有氧气纯度高,不会对舱室产生二次污染,蓄氧量大,经济可靠 , 操作简单的优点 , 但是对于保温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4、碱金属超氧化物制氧:这是非常理想的供氧方式,它不仅可以吸收掉密闭舱室中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还能制备出供人们呼吸的氧气 , 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有很多安全隐患;
潜艇是怎样供氧的,潜艇是如何制造氧气的

5、氧烛供氧:固体氧烛在受热后会释放氧气,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净化装置后,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这一方法具有使用安全、方便 , 存储容易,氧气量大,反应迅速的优点,但是氧烛燃烧的时候无法控制反应速度,容易造成舱室氧气浓度局部波动,此外,氧烛燃烧还会产生副产物,造成舱室环境的二次污染;
6、碱性电解水供氧:把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作为电解液,通过电流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电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分离器进行洗涤、净化、冷却,然后把纯化后的氧气输送到舱室,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取之不?。钡闶切实汀⒛芎拇蟆⑷菀妆ǎ?
7、固态电解质电解水供氧:它的电解原理和碱性电解水的原理是相似的,区别只是用全氟磺酸聚合物膜薄片代替了传统的碱性电解液 , 这一方法具有能耗小、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氧气浓度高和承压性能好的优点 。

潜艇是如何制造氧气的

潜艇人员在水底下,是没有新鲜空气补充的,并且,每个人每天都要呼出二氧化碳,时间长了,潜艇里就会氧气不足,但为什么潜艇里面的人没有被憋死呢?
原来,为了能保证潜艇舱室内的氧气供给,潜艇上安装了氧气再生药板、氧气瓶与电解制氧设备 。
所谓氧气再生药板,就是一片片涂有氧化钠的薄板,放入氧气再生装置里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
氧气瓶是经过压缩的,一般潜艇里的氧气瓶中的氧气能供艇员使用90天 。
电解制氧是用电解海水制造氧气 , 这要消耗电能 , 因此,一般不用这类方法 。
有上述这几种方法,就使艇员不会被憋死了 。

潜艇如何供氧

问题一:潜水艇在水下如何供氧? 艇内有储备压缩氧气,还备有大量的过氧化钠,将大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回氧气,从而生成碳酸钠!
问题二:潜艇如何取得氧气、排气、换气? 目前的潜艇中都装有氧气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氧、氧气瓶、液氧罐,仅仅是液氧罐释放的氧气,就足够全艇人员呼吸3个月了 。潜艇中还常常使用一种“氧烛”,它由特殊化学材料制成,样子很像蜡烛 , 点燃后会产生大量氧气 。与此同时,艇内还装有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它们虽然不产生氧气,但能处理艇内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空调设备则能控制艇内的湿度和温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另外,潜艇上还装有通气管 。在适当的条件下,潜艇可以上升至离水面几米到十几米的地方,将通气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鲜空气 , 排出艇内的浑浊空气 。
一般来说,常规动力潜艇每24小时会上浮到潜望深度来充电,这时就可以通过柴油机进排气系统来进行全艇的通风换气 。
在没有上浮的时候,可以通过全艇通风系统将全艇各个舱室里的空气进行搅拌 , 避免个别舱室气压过高
当个别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后(有仪器可以测量的),可以请示艇指挥部使用再生药板,再生药板主要成份是过氧化钾,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 。
【潜艇是怎样供氧的,潜艇是如何制造氧气的】
问题三:潜艇里的氧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Na2O2过氧化钠只在紧急情况下,气源耗尽时才用的 。平时下潜后都是用的储存在气瓶里的压缩空气,经减压后供艇员呼吸 。潜水艇内有高压、中压、低压空气系统 。具体请看有关军事科技网站 。
问题四:潜水艇中是如何制取氧气的为什么 潜水艇中是如何制取氧气的为什么
用过氧化钠,
人呼出的不只有CO2,还有H2O(g)
2Na2O2+H2O=O2+4NaOH
4NaOH+CO2=Na2CO3+H2O
Na2CO3+H2O+CO2=2NAHCO3
可以充分消耗人体排泄的废气
问题五:潜艇里的氧气怎么补给 电力充足的核潜艇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
常规潜艇,用电紧张,用制氧药板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紧急情况下还有氧烛,点燃后可以放出氧气
问题六:潜艇在水下是怎样获的新鲜空气的?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的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在密闭的潜艇里保持人体需要的足够氧气、并把空气污染降到最小呢?比如在核潜艇上,为了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专门设有空气监测分析系统、空气再生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通风换气系统,主要装置如下 。
首先,在潜艇上装有制造氧气的装置 。
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约为21%,如果氧气含量降到16%时,人员的呼吸就会感到困难,出现缺氧症;当降到10%时会使人神智恍惚;降到6%时便会使人休克甚至死亡 。潜艇里的氧气极其有限,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一百多人的需求量的,一旦封闭空气源头,即刻会威胁到生命,所以只能按生存所需的最佳比例不断补充氧气 。中国潜艇舱室中氧气的浓度标准为19%―21%之间 。
核潜艇里担负生产氧气的主要装置是电解水制氧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用电离分解法把水(H2O)分解为氢(H)和氧(O),氧气通过全船通风换气系统输送到船舱的每个角落,供给人员呼吸,而氢气则被储存在氢气罐里 , 择机排出船外 。由于电解水制氧装置需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常规潜艇上不用此法制氧 。
在潜艇上还有补充或应急制氧措施,如氧气再生药板、氧烛和高压氧气瓶等 。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的薄板组成,使用时产生化学反应 , 吸收二氧化碳 , 释放出氧气,每箱药板可供40人使用1.5小时左右 。氧烛是用亚氯酸钠等化学药品制成的应急制氧物品 , 危急时 , 点燃氧烛就可以放出纯氧,一根氧烛大约可使100人呼吸1个小时 , 美国早期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装有200只,英国每个舱室带数只 。
第二,为了保证空气清新,在潜艇上装有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 。
有毒有害气体是影响人员生命的大敌 。在潜艇里,有多达数百种的有毒有害成分,它们给舱室带来污染的气体有的具有毒性(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氢、汞蒸汽、锑化氢、光气、甲苯、乙醇胺等),有的具有 *** 性(如硫化氢、丙烯酸、氨气等),有的具有腐蚀性(如二氧化硫、硫酸雾、氟化氢等),有的具有放射性(如氪、氡等),有的具有爆炸性(如氢气) 。这些被污染的气体弥散在空间,并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肌体,对艇员和设备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据报道,1968年4月苏联一艘E2级K―172号巡航导弹核潜艇就是因为汞蒸汽泄漏 , 造成该艇艇员中毒,导致核潜艇失控而沉没,当时有90名艇员丧身 。
在潜艇空气里主要控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苯类和甲醇等 。
二氧化碳是人员呼出来的废气 。在自然界中的空气中 , 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2% 。如果不及时去除多余 的二氧化碳,就会越积越多,当上升到2%时,便会使人出现中毒症状 , 如头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昏昏欲睡;当上升到3%以上时,人的中枢机能下降 , 智力活动迟钝,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在核潜艇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8%以下 。二氧化碳的消除是靠专门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完成的 。
毒性很大的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燃烧和高温 , 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可致人于死地 。一般规定潜艇舱室里每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得大于15毫升 。在平日的生活中,众所周知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有低毒的苯和甲醇等主要来自船舱内的电缆、油漆等非金属装饰材料(一艘核潜艇中仅电缆的长度就达上百千米 , 油漆用量就高达数10吨),因此,潜艇里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非常严格 , 设置了专门的一氧化碳消除器和有害气体消除装置 。
氢气来源于蓄电池、电解水制氧装置和核动力装置中水的辐照分解 。尽管氢的泄漏并不大,但在舱室里会因积存而增多,当氢气在舱室空气中的浓度达到4%左右时,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所以对氢气要严格加以控制,限制氢气在……>>
问题七:潜水艇在水下如何供氧? 艇内有储备压缩氧气,还备有大量的过氧化钠,将大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回氧气 , 从而生成碳酸钠!
问题八:潜艇如何取得氧气、排气、换气? 目前的潜艇中都装有氧气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氧、氧气瓶、液氧罐,仅仅是液氧罐释放的氧气,就足够全艇人员呼吸3个月了 。潜艇中还常常使用一种“氧烛”,它由特殊化学材料制成,样子很像蜡烛,点燃后会产生大量氧气 。与此同时 , 艇内还装有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 它们虽然不产生氧气,但能处理艇内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 , 保持空气新鲜;空调设备则能控制艇内的湿度和温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另外 , 潜艇上还装有通气管 。在适当的条件下,潜艇可以上升至离水面几米到十几米的地方,将通气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鲜空气,排出艇内的浑浊空气 。
一般来说 , 常规动力潜艇每24小时会上浮到潜望深度来充电,这时就可以通过柴油机进排气系统来进行全艇的通风换气 。
在没有上浮的时候,可以通过全艇通风系统将全艇各个舱室里的空气进行搅拌,避免个别舱室气压过高
当个别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后(有仪器可以测量的),可以请示艇指挥部使用再生药板,再生药板主要成份是过氧化钾,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 。
问题九:潜艇在水下航行怎么补充氧气 目前常用的几种方式:
1、通气管(只在一些老潜艇上用,现在潜艇很少用了) 。
2、过氧/超氧化物药板(通过化学反应来制氧,目前常规潜艇上最常用,核潜艇上也常用) 。
3、电解水产生氧(由于耗电量比较大,只在一些核潜艇上用) 。
4、氧烛(像点蜡烛一样,也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 。通常作为备用供氧方案) 。
问题十:潜艇里的氧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Na2O2过氧化钠只在紧急情况下,气源耗尽时才用的 。平时下潜后都是用的储存在气瓶里的压缩空气,经减压后供艇员呼吸 。潜水艇内有高压、中压、低压空气系统 。具体请看有关军事科技网站 。
以上就是关于潜艇是怎样供氧的,潜艇是如何制造氧气的的全部内容 , 以及潜艇是怎样供氧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