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优美别名是什么
元宵节的优美别名有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天官节、情人节等 。1、上元节:上元节的称呼跟道教“三元”的说法有关系 , 所以元宵节称为“上元节” 。
2、元夕节:古代的人称夜晚的词语除了宵,还有夕,所以元宵节也被称元夕节 。
3、灯节:因为在元宵节,有很多传统都与灯笼有关系 , 例如挂灯笼、赏花灯等 , 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 。
4、天官节:道教《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天官节 。
5、情人节:在古代的元宵节这一天,女孩们可以出来自由活动交谊,在这个期间情人也会出来相会 。所以元宵节又被叫做情人节 。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元宵佳节 , 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 , “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
元宵节有哪些别称?
元宵节有几种叫法 元宵节有哪些别称元宵节别名:Lantern Festival、上元节、元夕、天官节、小正月、春灯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 , 其乐融融 。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 , 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 。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 , 他当了皇帝 , 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 , 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 , 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 , 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 。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
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 。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 。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 , 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 , 通宵达旦,盛况空前 。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 。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
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宫中有位名叫“元宵”的宫女,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 , 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假借占卜,称火神奉玉帝之命,将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 。
汉武帝听闻此事,大惊 , 急忙叫来东方朔求问,东方朔告诉汉武帝,唯一的解救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全体臣民张灯供奉,并允许臣民出门观灯,满城灯火,才能骗过玉帝和火神 , 而宫中人等也可以混在民众之中躲避灾难 。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最终在进城观灯的民众中见到了家人 。此后 , 便形成了元宵节张灯放焰火的习俗 。
元宵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 , 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 ,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 , 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 ,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 , 故上元节要燃灯 。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 , 热闹非凡 , 夜间燃灯 , 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 , 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元宵节有哪些别称,元宵节的优美别名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元宵节有哪些别称,元宵节的优美别名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 以及元宵节的优美别名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