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关于”端午”一词的最早记载是出自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其中这样写道:”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 。”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和中国其他节日相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习俗、不同地域的习俗 , 在今天交汇融合,成为我们共同的节日记忆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或许各地有所差异,但都构成了我们对于节日的美好期待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古代端午节各种有趣的习俗 。
端午的饮食习俗
在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写道:”四时花竞巧 , 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从这一段诗文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时期的端午节十分重要,皇家要举办宴会,并且在这一天有特殊的节日饮食,如吃粽子 。
据周处《风土记》记载,粽在古代也被叫做角黍,人们在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节这天,用菰叶裹黏米和粟煮制而成,由菰叶片包裹制成 。角黍在晋代己经是非常普及的节日食品了 。到了唐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重要符号 。
唐代诗人沈亚之在《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候郎》中写道:”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筠筒,即为竹筒,其中装的粽子即为我们如今吃的竹筒粽,”筠筒楚粽香”诗文里面的竹筒粽源于楚国 , 意义取自于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传说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竹筒粽是唐代最常见的粽子类型之一,竹筒粽是将米贮进竹筒里,煮熟的呈圆柱形 。除此之外,还有九子棕、角黍等样式的粽子 。角黍就是三角粽或是四角粽等 , 有棱角的粽子 。角黍是用细长的叶子将米裹成有棱角的形状 , 制作好的粽子有鲜明的棱角 。并且角黍还有独特的意义,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在端午节漫长的发展与演变的进程中,还曾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粽子 。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九引《岁时杂记》写道:”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 , 有角粽、雄粽、菱粽、筒粽、秤翅粽、又有九子粽 。”宋代时期,宋代粽子除了用黏米制作以外,也有所创新,苏轼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说明宋代一些蜜饯也用来作为包粽子的原料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粽子的喜爱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人们不仅对于食物充满了仪式感的重视 , 对于节日饮酒也必不可少 。唐代就有端午节喝蒲酒庆祝端午佳节的习俗,在许多的唐诗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如诗仙太白曾写道:”我来采葛蒲,服食可延年 。”在唐代 , 端午节有特定的节日饮酒,比如菖蒲酒 。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菖蒲作为一味中草药,人们认为饮用菖蒲所酿成的酒,可以驱瘟避毒 。唐代时期的端午节 , 除了菖蒲酒之外,人们还饮用雄黄酒、艾酒 。民间有句谚语:”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在过端午节时,饮食方面颇多讲究 。
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端午节所在的五月,在古人看来是不够吉利的月份 , 是”恶月”,端午这一天应该驱邪避恶 。在南方吴越地区 , 产生了龙舟竞渡的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北方民族融合和交流,龙舟竞渡活动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端午节娱乐活动之一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龙舟竞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赛龙船活动 。相传最初起源是为了拯救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 。人们乘坐龙舟沿着江水撒下粽子,是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儿破坏屈原的遗体,在此同时人们敲锣打鼓,口号响亮 。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最为重要的活动 , 它具有特定的活动规则 。在竞渡开始前要祭祀水神等神灵,祈祷他们的庇佑 。竞渡的船只要精心挑选,竞渡前整齐地排成一排 。这种竞渡规制会在水中设置障碍,跨过障碍而船先到中间者为胜 。不同地区,竞渡的赛制和规则也稍有不同 。
古人在《资治通鉴》作注时写道:”自唐以来,治竞渡船……植标于中流,众船鼓揖竞进以争锦标 。有破船折揖至于沉溺而不悔者 。”竞渡有不同的赛制,有的是最先到达目的地,为赢者;有的是竞渡的龙舟争夺彩旗,先拿到的为赢者 , 不同的赛制,同样的激动人心 。两岸观看的人们发出阵阵呐喊 , 龙舟上的击鼓声、舵手们用力挥桨发出的呼声、船桨拍打水面声,一声高过一声,充满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节的娱乐活动还有很多 。
在宋代时期 , 斗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 。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到:”五月五日 , 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斗草,也叫斗百草,就是用各种花草相斗来决定胜负 。古时候,医疗水平低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集各种花草,发现了植物的治疗作用 。五月已经入夏 , 人们为了防蚊虫解暑,常常到山野地区采药,在采集的过程中,人们互相比赛,看谁采集的种类多,知道的花草知识丰富 。同时 , 一些妇女儿童也采集一些花花草草,用作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斗草这种游戏 。唐代时期,斗草颇为流行,在白居易《观儿戏》中就记载了:”抚尘覆斗草,尽日乐嬉嬉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加入这项乡间的娱乐活动中来 。
到了宋代,斗草的习俗日益兴盛,在晏殊的诗词中写道:”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女孩们在端午时节,或许除了观看龙舟竞渡,斗草便是她们最为喜爱的活动了吧 。
端午节除了特殊的饮食 , 吃粽子饮菖蒲酒,观看龙舟竞渡之外,还有许多的习俗,如兰草沐?。魑迳俊⒚派喜灏说鹊龋际潜ズ糯庸胖两袢嗣嵌杂谏畹拿篮闷谂? ,祈求辟邪驱瘟,保佑平安 。
据史书记载 , 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 , 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
每个节日
都有着各自的传统习俗
当然,端午节也不例外
你知道贺州人是怎么过端午的吗?
一起来看看吧
吃五黄
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作用:驱寒湿,祛五毒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吃粽子
相传最初为了不使鱼虾损伤投水自尽的屈原 , 人们会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 。而有些贺州人,更喜欢自己去河边采粽叶,或去山上采箬叶,或者买点粽叶 , 自己包粽子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贺州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 , 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贺州人把插艾和菖蒲以艾草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 , 以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 ,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 ,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在贺州,划龙舟也有对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美好祝愿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虎头鞋、虎头帽
端午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是不少贺州人儿时的记忆 。老虎鞋因鞋头形似虎头而得名 , 在民间有穿虎鞋祛病驱邪之说,也有希望幼儿长得虎头虎脑、强壮结实的寓意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寓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过端午节的习俗啦
你们家还保留着这样古老的风俗习惯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