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纵火犯的犯罪心理现象,美剧犯罪心理纵火犯案例分析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这帮坏小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放火 。我们经常点燃一切能点燃的东西 。最常见的就是烧垃圾桶 。垃圾桶里有各种能点燃的东西 。而且点燃之后整个垃圾桶就像一个火炉 。我们常常一晚上能点完一个街区的垃圾桶 。每个垃圾桶晚上都燃起熊熊大火,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
【如何理解纵火犯的犯罪心理现象,美剧犯罪心理纵火犯案例分析】
不过小明最终没有发展成职业纵火犯,现在成了下面这副模样 。

如何理解纵火犯的犯罪心理现象,美剧犯罪心理纵火犯案例分析

那个时候我们就像一群狼 , 在夜晚的街道上巡行,白天是学校和老师家长他们统治的世界,晚上就是我们的乐园 。直到今天我都能够回想起那点燃垃圾桶就跑的兴奋感和刺激感 , 研究了多年心理学之后,现在回想当时的这一切深有感触 。
其实源于前段时间杭州某纵火案的事件,杭州纵火案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还不完全了解真相 。但是它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和媒体的关注 。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个案件被很多人引申成了不同社会等级和贫富人群之间的矛盾冲突 。因此引发了各种不同角度的猜测 。
大众对这件事情的过度引申折射出大众心理对贫富问题的敏感性 。网上评论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这些猜测往往围绕着金钱,财富 , 仇富,炫富等等展开 。但是大众的猜测只能折射出大众关心的热点,并不能代表事件本身 。
下面,小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分析纵火犯的心理 。
如何理解纵火犯的犯罪心理现象,美剧犯罪心理纵火犯案例分析

第一 , 反社会人格因素 。
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18岁之后的人才可以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但是在之前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 不少人会因为父母的忽视,社会的忽视,学校的忽视与排挤引发他们被迫进入到社会网络的边缘 。这时他们往往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违抗行为,来引发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因此,如果能够在人格完全固化之前 。得到更多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把这些人拉入到社会网络的中间地带 。他们多数都会得到改善,这也是小明成长的经历 。现在回想当年,之所以到处纵火点燃垃圾桶 。其实就是为了引发别人的关注 。放火行为和其他犯罪行为有一些不同 , 因为放火可以发的灾难性后果常常无法控制 。并且放火也是一种可以隐藏犯罪事实犯罪真相的手法 。所以很多习惯性的纵火犯往往自我弱?。侨淳哂屑康谋ǜ葱睦?。
第二,孤立无援的环境因素诱发 。
当一个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 , 特别是当他面对两难困境,却又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予心理支持时 , 最容易发生极端行为 。比如一个人在东家当保姆,如果无法得到亲朋好友,小伙伴闺蜜们的支持,如果再加上自己先天不善于与人沟通,就会因心里孤立无援而采取极端行为 。
第三,模仿行为 。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从群体心理效应的角度,人们很容易去模仿一些热点事件的行为 。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从众现象,在互联网的群体心理中,人们互相模仿他们的行为,从中获得一种 , 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会通过群体共振来获得群体快感 。更多互联网时代人的心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小明写的《互联网心理学》一书 。因此 , 对于容易诱发心理传染的事件,社会媒体应该对事件中的部分涉及暴力,性等内容进行一定的屏蔽,返是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管理的必要方法 。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类似的雇工和雇主的矛盾 , 以及恶意纵火等事情再度发生呢?
小明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遇到任何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如果能够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闺蜜伙伴商讨 , 你就会得到多元多维度对这件事你的反馈和意见 。能够帮你更好地作出选择和决策 。
第二,提高职场中的情商 。服务性质的工作需要特别高的职业情商 , 否则常常会因为猜忌,误会,不断的歪曲事件真相 , 不断的发酵累积,最终会因一件小事引发严重的心理冲突 。继而引发无法承担后果的行为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各种误会,展开讨论,把话说到明处 。猜忌,往往会让事情愈发严重 。
第三,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公司等等,应该为员工制作工作中的指导小册子 。里面包含有工作中遇到各种具体问题如何应对的方法 , 如何寻求解决途径,提供法律支持,心理辅导的联系电话 。
第四 , 建立社会公民诚信体系查询系统 。这样可以方便雇佣双方都可以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前,查询到雇主和雇工之前的社会信用 。方便双方减少正式工作之后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也能够帮助双方防范各种雇佣工作中,特别像保姆这样非常私人性质,私密性质的工作中产生的各种伤害性行为 。这种保护其实对双方都是必要的 。
这种面向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手册,特别适合像从事家政,保姆这样的劳务工作 。但是目前很少有企业组织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有以上几点的帮助,相信能够减少很多问题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能够引发全社会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公司等,能够做出一系列的举措防范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