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奉先当年为何不听公台之言呢

“悔不听公台之言!”是吕布临死前深感后悔的一声叹息 。奉先,即吕布;公台 , 指陈宫 。
1、吕布武功盖世,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一章可见一斑,当时刘、关、张三人联手,也只能勉强与吕布战平,其他武将自不在话下 。当时冷兵器时代,两军对垒,兵对兵,将对将,将胜则士气大振,获胜几率得以提高;若将败,情况亦随之反转 。陈宫虽然只是县令出身,但有谋略,他看中了吕布领军的重要战略地位,于是甘当吕布的谋士 。
2、然而,吕布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为人狂妄自大,心无城府,胸无大志,小富即可,随遇而安 。这些性格特征可以从吕布跟随丁原、董卓征战的过程看出来:他只想做一名受老板重视的员工,并不打算自己创业当老板!
3、当时的陈宫,看中了吕布外在的优势,当然也知道吕布的缺点 , 但他个人当了吕布的谋士,实际上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了,但他坚持认为只要吕布能听从自己的建议,在乱世中找个立足之地,或许成为一方霸主也未可知 。
4、性格决定命运 。吕布霸占徐州,娶了美女貂蝉之后 , 每日饮酒,沉迷温柔乡 。既没有想到乘机扩大自己的领土,巩固自己的政权;也没有想到各方虎视眈眈的敌人—曹操、袁绍、孙坚等规模兵团,他全不以为然;至于马腾、刘备等算小型兵团,更不在他眼里 。直到曹操大军压境,他才大惊:酒色误我!——还是没有反省到内心深处 。临死之际,吕布想投降曹操,以求活命,刘备暗示“此人就是个白眼狼”,于是被曹操斩首 。
【《三国演义》中,奉先当年为何不听公台之言呢】
5、吕布恃才傲物,不会居安思危,从无长远打算 , 对重要谋士陈宫的誎言也是“言少听,计寡从”,以至临死一句“悔不听公台之言!”令多少读者掩卷叹息!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