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第一泉,说的就是位于敦煌的月牙泉,此泉横卧在敦煌西南5公里处,从航拍来看,仿佛是镶嵌在沙漠里的璀璨明珠 。
月牙泉的面积并不大 , 但这并不影响月牙泉的秀丽,仿佛这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 。
曾经的月牙泉,水深面积大,但随着发展,月牙泉却慢慢在干涸,好像要走向生命的终点 , 于是,从1986年起,地方政府开始各种“关心”月牙泉,从2000年起 , 地方政府开始灌水,为月牙泉进行“人工续命”,这一续就是18年左右(有些年份因为资金欠缺,停了治理和补水),那么如今的月牙泉情况如何呢?
如今的沙漠第一泉,深度和广度都无法与以前媲美
月牙泉 , 古代就有名,最早见于汉朝 , 当时把月牙泉命名为“汉渥洼池”,就是这一洼地,让后世一些文人骚客们挥毫泼墨,情难自禁 , “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说的就是月牙泉 。
古代时,不知道此泉到底有多深 , 但从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看,应该不浅,描述月牙泉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这与月牙泉附近的鸣沙山相映成趣 。
在1960年时 , 月牙泉南北长度在二百多米,东西宽度约50多米 , 月牙泉最深处约9米,整个面积有22亩之大,由于这泉弯曲如月 , 因此得名“月牙泉”,而游览此处的人们,对于月牙泉也有了“沙漠第一泉”的认可称号 。而汉朝时,这泉就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为了垦荒造田,抽水灌溉,这导致月牙泉附近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周边生态被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 到1985年时,月牙泉平均深度仅0.8米左右,人们在水中行走 , 基本都没有危险性 。
眼看着月牙泉就要干涸,这让地方政府和很多开明人士,不禁皱起了眉头 , 而当时,月牙泉也因为干涸 , 成了两个小泉 。于是,从1986年开始起,当地政府开始非常关注月牙泉的“生死存亡”,计划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因此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 。
几板斧下来,有没有作用呢?当时是显而易见的,月牙泉水位开始上升,但是仅仅靠政策也避免不了月牙泉不好的命运,水位有反复,从2000年起,为了挽救月牙泉,敦煌市采取了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但是长期来说投资过大,因此当时做得并不彻底 。
2004年的水位又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眼看着月牙泉快奄奄一息了,就在这时 国家开发银行2000万的政策性贷款来了 , 2006年,月牙泉水位治理工程就此开工 。这之后 , 对于月牙泉水位的治理没有放松,政府每年投入不少钱来给月牙泉续命 。
2010年10月 , 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位上升到1.7米 , 占地面积达到了11亩 。目前,水位比2010年还要深一些,差不多在5米左右,长度恢复到了100米左右,宽度在25米左右 。
如今的沙漠第一泉,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圣地
经过了“人工抢救”后,月牙泉活了下来,没有被“晒爆”,虽然河水深度远远达不到曾经的水平,但可喜的是恢复了不少 。
现在,月牙泉周边的植被绿意增多,动物也有不少,其铁背鱼 、五色沙、七星草被称为“月牙泉三宝” 。
由于月牙泉很独特 , 再加上对面鸣沙山也很有特色,而且可以进行沙疗 , 于是乎,这里成为了旅游的圣地 , 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
至于旅游的门票,那是要有的,因为那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 这一笔收入,反过来可以继续进行月牙泉水位的持续治理 。
中国沙漠第一泉,从差点干涸,到经过人为干预“活了下来”,其中有着很多当地人的努力,可喜的是 , 月牙泉风景区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圣地,虽然水位还比不上六十年代以前 , 但月牙泉的“生命”已无大碍,周边的植被绿意喜人 , 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
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有空,那就去看看,去转转,绝对不虚此行 。月牙泉号称中国沙漠第一泉 , 位于今天的敦煌西南方向,历史上这是一块奇迹之地,周围都是沙漠 , 唯独这里有一片湖水,而且从来不会枯竭 。
不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里的水位一直下降,一度因为缺水形成了两个很小的湖泊,水位最低的时候 , 还不到1米,甚至人们都能在上面行走 。
为了保护这道奇景,我国拨下了巨款,专门责令敦煌相关部门处理这一问题,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快19个年头 , 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最起码还是保住了这一道风景 , 没有让这个历史奇观在我们这里彻底消失掉 。
历史上的月牙泉
月牙泉在汉代的时候就很有名气,汉代人推崇道教,又引入了佛教,而这里的佛教文化恰好极为繁荣 。又因为汉代注重对西域的控制,所以这里经常有大批汉人前来 。
虽然这里地处沙漠,但是却有这么大一片泉水,确实堪称奇景 , 于是从那时起,这里就已经是很有名的景点了 。
为何沙漠里会出现泉水?
关于,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这里其实是党河的一个支流,因为清朝挖开诸多河道,而且上世纪又在这里兴建了水库,所以导致下面水流减少,形成了小湖泊 。
水位下降
在很长的历史里,这里的水域面积其实很大 , 即使是到了清朝,这里也有20多亩 。当时这里的百姓还能在湖里捕到大鱼,周围还生长着不少药用价值较高的药草 。
但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因为全国性的大生产,当地百姓积极拓荒,不但破坏了周围的植被,将其开辟出来种田,还大量取用湖里的水来灌溉,于是经过二十多年之后,这里的水位明显下降,甚至一度不足一米深 。
更让人担心的是,周围的沙山还在不断地靠近这里 ,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各个方向都有十米左右的移动距离 , 沙山的靠近,当然会加快湖泊的消失 。
应对措施
泉水面积的明显减少 , 引起了敦煌市政府的注意,他们从2000年开始,就制定了许多措施来扼制这个趋势 。
但是受到财力的制约,一直效果不佳,直到2006年 , 2000万巨款拨下,这才使得对月牙泉的治理工作得以展开 。而到了这个时候 , 这里泉水的面积已经缩水到7亩,即使是汛期来临,水深也不过一米 。
经过多年的筹措 , 敦煌市总共筹集超过4000万元,在2007年正式启动了转向工程 , 在周围修建了4处设施,专门用来向地下渗水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 首要的工作已经在2008年完成 。
结果
一期完工后,不久就开始投入了运行 , 处理效果很不错,以后的几年里,这里再也没有出一期完工后 , 不久就开始投入了运行,处理效果很不错,以后的几年里,这里再也没有出现水位下降的现象,反而有了不少的提升 。
【中国沙漠第一泉成历史,耗费巨资“人工续命”18年,结果如何呢】
到了2010年的时候,这里的湖水面积已经超过10亩,水位稳定超过1.5米 。同时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湖水面见减缩的发生 , 当地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政策,不准在周围开垦、不准从这里引水等,通过综合的治理 , 现在月牙泉已经恢复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