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结金兰 , 就是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语出《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 , 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 。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 。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在涿郡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 。史称桃园三结义 。义结金兰是一个成语 。出自《世说新语.贤媛》:”出公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就是说,朋友交情深厚,根据这个典故,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 , 称结金兰 。按照习惯 , 结拜的时候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日、时辰、籍贯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兰谱” 。然后摆上天地牌位 , 按年龄大小焚香叩拜 。有些还给最小的兄弟或姐妹共同送个礼物,以示爱惜兰弟或兰妹 。现在人们结拜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两个或以上的人爱好相同 , 志趣相投 , 有共同话题,可互勉共励 。其二,干一件事个人力量单薄,需壮大实力,共同为之,以奏其效 。其三 , 具有结盟之义 。
【古人义结金兰的诗句】
古人的义结金兰,我是大了后看三国演义才知道的,具体有多少程序,大概各地不尽相同 。记的红军长征路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首领小叶丹 , 代表双方群众红军,义结金兰时是杀鸡,歃血为盟的 。我在上初中时,大概是63年吧,由我姑,和我叔佰哥带着我们回了趟老家 , 我是三岁时离开老家的,那年我妈去世了,后来我爸把我带了出来,跟着部队到处转战 , 因此我对家乡的记忆己很淡漠了 。后来跟着北京军区,我家落户在了北京,我叔伯家的哥哥,一直在农村长大 , 后来才跟我伯伯落户在北京,他们在农村家乡有很多好同学,好朋友 。所以回乡下后都是我叔伯哥哥带我到处串门,访亲问友 。我记的那是将近秋天,棉花都收下来了,堆在我叔家的屋顶 , 那时天气还热,(河北农村家家有梯子可以上房晒东西) 。一到晚间我和小哥並叔家的孩子就爬到屋顶上去说闲话,农村的夜间,满天星斗闪着金光,月亮又园又大,轻风吹来,身上的汗被风吹去,非常凉爽 。村里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 。这时我同勋哥就摆起了龙门阵,静讲皆鬼故事,吓的我们东张西望惴惴不安 。白天时间长了,他也带我去看他的同学朋友,参加他朋友的婚礼,渐渐的我们都熟悉了 。有一天我小哥问我,他们几个朋友要,磕头拜把子你去不?我感到很有意思,何况己经是朋友,就答应愿去,我记的可能是四个人吧,有天傍晚,大家到村外一个没人的地方,在一个小土堆上点上了香 , 大家跪在地上发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后来还有什么程序不记的了 。63年我小哥和姓张的朋友(名子不记的了)都当兵走了 。我去了工厂 , 五年后我也当兵去了东北,头几年我们相互间还有书信相互鼓历,以后,我结了婚,再也没回过老家,儿时的玩伴只留在了记忆里了,如今都是古稀之人了,不知昔日的朋友过的还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