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干脆利落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三回不禁感叹:金紫万千谁治国 , 裙钗一二可齐家 。除了凤姐,贾府里 , 还有一位可以齐家的女子,她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探春 。
探春精细处不输凤姐,办事有理有据,公私分明
《红楼梦》第55回,刚过完年,因为忙碌、操心,凤姐小月,不能再料理家事 。王夫人让李纨帮忙处理一些琐事 , 大事由自己做主 。只是李纨脾气好,逞纵了小人 。没办法,王夫人便让探春协助 。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早晨,李纨和探春到小花厅聚合 , 一同商议处理家中事务 。贾府下人众多, 不服管教、欺软怕硬的也不少 。刚开始,大家以为是李纨一个人管家,都暗中窃喜 。
李纨厚道,施恩多 , 惩罚少 , 菩萨心肠,比起凤姐的严厉,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即使有探春协助,开始大家也以为不过是个闺中女子,平时里看着性格恬淡,为人平和,都有些懈怠 。
四五天后,这些婆子们通过跟探春打交道,发现三姑娘不简单 。探春只是性情温和,说话柔声细语,平时安静低调,但是真正做起事来,干脆爽利 , 其心思缜密,不输凤姐 。
在处理亲舅舅去世这件事情时,探春果敢不徇私、遵章守礼 , 不落人口舌,让下人们心服口服 。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经过 。
【红楼梦中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美人】
这一天,李纨和探春坐在小花厅里 , 像往常一样听候下人回话 。吴新登的媳妇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天跟太太说了,太太让回姑娘、奶奶 。意思就是让李纨和探春自己拿主意 。
这吴新登的媳妇有心怠慢探春,欺负探春是个未出阁的姑娘 。倘若今天在座的是凤姐,她哪里敢垂手而立 , 一言不发呢?估计早已出谋划策,想出不少主意了 。
而这时,前来回话的人都静观其变 , 冷眼旁观,看看探春怎么处置这事 。如果处理得妥当,大家还能信服,以后还有畏惧之心,要是做得不妥当 , 以后不但不服气,还会取笑一番 。
探春询问李纨,征求她的意见 。李纨说 , 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 。这也赏他四十两银子罢了 。吴新登的媳妇听李纨这么说,接了对牌就要走 。探春接下来的一番询问 , 让她哑口无言 。
探春问她先例各是多少银子?前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家里的死了人,外头的死了人 , 各赏多少?吴新登的媳妇吞吞吐吐,说不清楚,推脱说自己忘了 。她甚至还狡辩 ,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吗?
看她的意思,现如今探春管家,对于自己的亲舅舅去世一事 , 拿多少银子,还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深明大义的探春,岂能不知道?对于这种塘塞敷衍的态度,探春没有着急,反而笑道:这话胡闹 。依我说 , 赏一百两银子倒好 。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
吴新登的媳妇无计可施 , 只好说回去查一下旧账 。探春笑着说 , 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为难我们 。难道你平时回你二奶奶的话,也要回去查不成?吴新登的媳妇满脸通红,灰头土脸地出去 。旁观的媳妇们一个个伸出舌头 , 叹为观止 。
探春根据旧账的记载,按照先例赏银二十两 。期间,平儿带着凤姐的意见来跟探春说 , 按照常例是二十两,请姑娘自己拿主意 , 再添些也使得 。而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觉得赏银在袭人之下,脸上过不去,来跟探春闹 。
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探春 , 有多为难?她一边安抚亲娘,告诉她这是老规矩 , 自己不能改 。账本上记着呢,一页页翻过去,让她看仔细 。探春义正辞严地告诉平儿,自己不能破例 , 她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
默默承受委屈的探春,拭去眼角的泪痕 , 力排众议,妥善处置了这件事,让下人们心服口服,从此不敢怠慢 。
敏探春兴利除弊,体现了探春出色的管理才能
凤姐对探春一直欣赏其才华,赞扬其魄力 。从凤姐跟平儿的对话,可以看出探春的出色 。凤姐说,她(探春)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 。
凤姐虽然能干 , 但她爱财,经常收受贿赂 , 很多事不能秉公办理 。任人唯亲 , 这也为贾府的管理留下了隐患,下人们消极怠工,甚至于夜饮赌博 。凤姐爱权,弄权铁槛寺后,胆子越来越大,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
凤姐放高利贷,更是让风雨飘摇的贾府雪上加霜 。所有这些弊端,让贾府日益入不敷出 , 举步维艰 。五十六回,探春和宝钗管理大观园,探春提出方案,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她提议挑几个老实本分,熟知园圃的老妈妈,管理大观园,不用交租纳税 。
如此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有人提出承包竹林,承诺好好管理,明年还能生出一片竹林,除了供给家里吃笋 , 还能上交一些钱粮 。
有人提出承包稻田,府中养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雀鸟 , 它们的粮食不用另外配置,官中少了这一项开支 , 除此之外,每年还会上交钱粮 。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敏字,说明探春看得透,拿的定,说得出,办的来,是有才干者 。探春早已洞察贾府危机,聪慧的她,知道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解除弊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她采取的系列措施,确实效果显著 。
1、大观园承包出去后,花木一年比一年兴旺 , 凡事有人负责,不会临时忙乱 。
2、不至于作践了院内的奇花异草,白辜负了大自然馈赠的东西 。
3、老妈妈们可以通过劳动,补贴家用,也不辜负她们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的苦心 。
4、省去了园中花匠、打扫等人的开支,节省下来的钱,恰好可以弥补官中的不足 。
那些承包大观园的妈妈们有多尽心呢?我们可以从一件小事看出来 。莺儿为了编花篮,折了一些柳枝,为此和春燕的姑妈吵起来 。原来,她老人家承包了那一片花木,看了心疼 。试想,这事若是放在以前,别说折几条柳枝,就是柳枝都没了,也没几个人在意吧?
除了在大观园采取开源、节流的策略,探春还发现日常开支的弊端,贾府的姑娘们每月有二两月银,丫头们另外又有月钱 。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每个月又要二两,还有学堂里的八两 , 重重叠叠,纠缠不清 。
这些事情虽小,钱也不多,但是积累下来 , 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探春雷厉风行,免去姑娘们每个月买脂粉、头油的二两银子,因为她们已经有了月银 。同时,也免去了宝玉、贾环、贾兰上学的钱,其实那些钱是零用钱,也是重复发放的 。这就又节省了一笔开支 。
探春质朴大方自律 , 细心周到,处事周全,毫无脂粉气
探春的独特,23回可见一斑 。元春游玩大观园回宫后,命探春抄录那日所有的题咏 。探春喜欢书法,宝玉曾送她颜真卿的真迹 。
探春居住的秋爽斋,三间屋子未曾隔断 。堂内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有十级方宝砚,名人字帖 , 各种颜色的笔筒 。如树林一般的笔,说明探春平日练字的专心和用功 。墙面上挂着米襄阳《烟雨图》 , 更显得探春与众不同的审美与修养 。
别的姑娘都喜欢胭脂钗粉,探春对这些兴趣全无 。27回里,探春见到宝玉,高兴地说,自己攒了十来吊钱,让他出去的时候,给自己买些好字画 , 好的轻巧玩意,比如柳枝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胶泥垛的风炉 。
探春笔下的菊花诗,大气不失豪迈: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46回,贾赦看上了鸳鸯 , 要纳她为妾 。邢夫人亲力亲为,办理这件事 。鸳鸯不从,不惜以死抗争 。贾母气得全身发抖,说自己就剩下鸳鸯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 。正在气头上的贾母 , 看到身旁的王夫人,一股怒气全撒在她的身上: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 。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 , 好摆弄我!”
其实,这件事从头到尾王夫人都不知情 。李纨带着众姐妹回避 , 薛姨妈避嫌,不能为亲姐姐争辩,宝钗身份特殊,也不敢说话 , 宝玉、凤姐、李纨,都是至亲 , 哪里敢说一句话?迎春是个闷葫芦,惜春还小 。
这时候,探春挺身而出,维护了王夫人的面子,也维护了贾母的尊严 。她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贾母因此怒气全消,有了笑脸 。因为探春的担当,化解了危机 。
57回,宝钗偶遇岫烟 , 看到衣着单薄的岫烟,方知她典当了自己的棉衣 。岫烟身上的玉佩与寒酸的衣着相去甚远,原来是探春送给她的 。连一向处事周到的宝钗都忍不住感慨:“她见人人皆有 , 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 。这是她聪明细致之处 。”
61回,探春和宝钗有一次想吃油盐炒枸杞芽儿,探春拿出五百钱,特地让人给厨房送去,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反观司琪,为了一碗蛋,大闹厨房,后来柳家的把蒸好的蛋给她送去 , 司琪全泼在地下 。虽然都是小事,如此一比较,高下立判 。
想当初 , 黛玉初见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 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黛玉怎么也不会想到 , 这个见之忘俗的三姑娘,日后会在她临终时前去探望,亲自送她最后一程 。
虽然这是高鹗的续本,未必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但是以探春的性格,扶危济困,重情重义 。她这么做,给了黛玉最后的温情,也给了读者一丝慰藉 。
探春既能亲自策划、组织建立诗社 , 去找凤姐赞助,展现她的组织能力、领导才华,也会默默地关心姐妹,岫烟的窘况,和她同处一室的迎春尚且无动于衷 , 探春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悄悄相助,如果不是宝钗问起 , 都不会有人知道 。
探春不止一次地说 , 但凡自己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偏偏自己是个女孩儿家,一句话也不能多说 。
想起自己十几年前初学古诗词创作,为《红楼梦》里的很多人填了词,当时为探春写了这首古风 , 感叹这位巾帼不让须眉却又命运坎坷的奇女子 。
碧纱窗外芭蕉展,晓翠堂前笑语传 。
沁芳溪流水潺潺,秋爽斋笔墨悠闲 。
偶结诗社才气添 , 兴除利弊豪情显 。
红杏无言亦娇艳 , 瑶池仙品谪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