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中元节 , 别名七月半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在《易经》中 , “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有“三元说” , “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 “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
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那么 , 中元节的起源是什么?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 , 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
【中元节的起源,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 。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 , 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 。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 , 中国一些地方自古就有在此时举行祭祖仪式的传统 。
古人春夏秋冬四时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 , 又称“荐新”“尝新”,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 。
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 , 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旧时 , 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
中元节的习俗
1、中元节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 , 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 。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
2、中元节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 , 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 。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
3、中元节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 , 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
4、中元节中元普渡:
中元节 , 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 , 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 。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 , 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 , 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后世亦有说法认为 , 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 , 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
5、中元节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 , 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
综上所述,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
以上就是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 以及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