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院校相关资料
一是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家长和考生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差、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
二是查询目标院校及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 。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志愿填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了解意向学校
参考一些数据后 , 确定了几所感兴趣的学校,并查清学校信息 。
了解学校历史
到大学的网站去查看资料时,一定要看学校的简介,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历史 。了解学校的曾用名 , 也可以加深对这个学校的了解 。
从院士和硕士博士点看专业
院士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学校的实力,尤其是以自然科学学科(理工农医)为主的学校 。
当你搜索到某一所高校有院士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这位院士的研究领域 , 进而推出这所学校比较侧重的专业 。
从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和学位授予的专业上,也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侧重的优势专业 。
那些名字颇有特点的学校
还有一种大学 , 通过名字就能知道它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某某政法大学、某某电力大学、某某铁道大学等都属于这样的学校 。通过这些名字,能很容易知道该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那么这样的学校除了最好的专业,其他专业是否值得报考呢?
【高考志愿填报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怎么选学校和专业呢】肯定值得报考 , 尤其是与大学名字里包含的专业相关的专业 , 所以 , 对于这种名字有特点的学校,考生和家长也可以重点关注 。
如果实在无法取舍,不知道该报哪一所 , 这时你可以向各个学校的学长学姐了解情况 。除了听取学姐学长的建议,更多地还是要进行理性分析,用数据来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断 。当然 , 在分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家人的想法等 。
了解兴趣专业
熟悉完规定后 , 就要对自己所倾向选择的专业 , 做个详细的了解 。
一是了解院校各学科的具体情况 , 是否为本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各专业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近几年各专业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专业的就业情况 , 同时对未来各专业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四是相关专业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规避限报专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是明确自己的强项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虑相关科目成绩; 六是专业收费情况 。
综合考虑慎重填报
在做好上述准备后,就该填报志愿了 。在填报过程中,要结合之前的准备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
1、要选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2、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 , 在第一志愿院校没有录取时,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3、然后积极慎重填好服从调剂栏,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4、最后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即家庭状况、自身情况、经济条件、不同地区院校录取分数的高低 , 对区域进行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