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形比较方折来看,应该是甲骨文,但其实是「甲骨文、金文、简牍文字」的大混杂 。
上面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道这个写字作者 , 装神弄鬼,到底想写什么 。我想他是用「字形相近、意义相近」或者「同音字」代替古文字中没有的字 。
但是「通假」要约定俗成,如果随便「通假」,神仙都不认得 。
为了避免读者说:别人没写错,只是我不认得 , 我每一个字都与出土文献上的字对照 , 看我又没有说错 。
--------------------------------
上联
如题主在头条文章的留言所言 , 上联本应该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一首词《应天长》的最后一句:「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宋·叶梦得·《应天长》
「最」字出现很晚 , 始见于篆文:
但是,我就是不明白 , 怎么能用「取」来代替「最」?实在搞不懂!
所以,从这个字来看,要搞懂作者的脑回路,确实是很难的 。
----------------------------------------------------
「好」字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变化,从「女」从「子」:
--------------------------------------------------------------
甲骨文没有「是」 , 「是」始见于金文,从「早」从「止」,作者用的金文的「是」:
-----------------------------------------------------
「千点云」比较简单好认,我就不多说了 。
-----------------------------------------------------------------------
「半高」也比较好认 , 「高」通「篙」,说得过去:
与甲骨文的「星」对照:
作者可能是将「星」和「生」高混淆了,还是用「星」通「生」?
但是甲骨文有「生」字 , 为什么不直接用?
引自《字源》,页799
这里我认为是个「色」字,与一些古文字「色」对照:
第一个字是甲骨文「曼」的写法,与甲骨文对照:
上面的部件可以是「?」部或「亡」部或「台」部:
【这是什么书法字体,都是什么字 - 经验总结 www.jingyanzongjie.com】
两边的部件可以表示动物的「足」部件,楷书一般写作「匕」形,古文字「非」也写成这样:
其实,在传世的古文字「燕」中,也有这个「匕」形符号,但是是表示翅膀:
我用以上的部件反复组合 , 想了很久,完全不能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字 。
我只能猜测他把表示「人手」的「爪」部写反了,这其实是一个「要」字,
引自: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上265.2
-----------------------------------------
这个字是甲骨文的「得」,一种没有「双人旁」的简体,这是非常确定的 , 从「贝」从「又(手)」,今文字从「寸」:
另一些字形:
《故训汇纂》收录的一些古文用法 , 与「青青子衿」的「衿」完全相同:
「寺」在古文字中的用法很多,可以通假「恃」、「邿」、「詩」、「時」、「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