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水晶的出土地分布一般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 。在山东 , 山西,河南,河北出土发现最多,而且,出土墓葬等级极高,通常只有王侯级别的大坑里才会发现
我们梳理一下思路就会发现 , 原因是:1.只有有限的中原个别地区才出土 。2.只有王侯级的大墓才会出土发现 。而整个东周时期,中原能有几个王侯?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高古水晶为啥稀少了 。高古水晶饰品是真正的皇家御用奢侈品
大家一般认为是战国 , 而实际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 。准确的说是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 。在山西省博物院展出的赵卿墓文物就有水晶项链一串 。而且,作为整个墓葬而言,出土文物几千件 , 就仅仅只有一件水晶饰品 。以赵卿当年的身份,才拥有唯一的一件 。足以可见,高古水晶在2500年以前 , 也是为数不多的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至于,商周时期是否有水晶制品,笔者手上没有资料,不得而知
【器形】
1.环
在高古水晶器形中 , 环子必不可少的 。但是存世量确是很少的,它主要是以组佩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在当年就加工的很少 。
高古水晶环子,以白晶最常见 , 茶色和紫色最少见 。
2.管子
高古水晶管子器形主要有 ; 圆形管子,方形管子,八棱形管子,竹节形管子,
在战国水晶中,还有一些特殊器形,比如3通,4通,这些连接件,只有在高级别的组佩中才会出现,加工难度极大 , 存世量极其稀有 。
3.各种珠子,碟型,圆形 , 扁圆形,多棱形
【几点鉴定意见】
1.战国水晶的鉴定要领:器形,颜色、开孔特征、打磨工艺、氧化层、钻头、手感 。
2.高古水晶的器形,主要为:环子,管子,珠子,,三通,四通 。水晶材质的颜色大多为白色,其中茶色 , 紫色最为珍贵 。
3.开孔特征:孔道水亮,这个特征和西周红玛瑙珠子 , 战国红缟珠子的孔道基本相同;孔道的开孔处一般为磨砂状;通常为对打孔,也就是双向开孔 。我们推测,由于打孔时转速的不均匀,或者是在钻孔时钻头的更换 。出现一种间歇性打孔的特征 。也叫螺丝状的孔道纹理 。
4.打磨:高古珠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打磨的痕迹,“牛毛纹”,特点就是“三不”长短不一,深浅不同,纹间的距离不等 。
5.氧化层:高古水晶的鉴定最为关键之处是表皮有一层薄薄的氧化现象 , 具体表现为在表面上有好多深浅不一 , 大小不等的小坑 。这种小坑和打磨牛毛纹理成为高古水晶特有的包浆 。
6.钻头:个人经验推测 , 这时期的水晶制品在开孔时 , 钻头绝大多数为空心钻 。理由是{梯形孔道和孔道底部有凸状} 。
【战国水晶深度解析图 - 经验总结 www.jingyanzongjie.com】
7.手感:即为神韵,高古水晶特点的手感很自然柔和 , 两千年的岁月沧桑洗礼和古人长期佩戴使用的痕迹 。尤其是竹节型水晶管子、多棱珠子和管子 。这种手感也只有长期大量上手实物标本才能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