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 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哪里


德不孤 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哪里

【德不孤 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哪里】《论语.里仁》中的一句名言是:“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的含义是,有道德的人并不会孤单,一定会有人与他相伴 。
《论语.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共有26章 。主要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个人道德修养、孝敬父母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问题 。本篇包含了儒家的重要概念、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论语》的成书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 。汉代时期,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版本流传 。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 , 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版本,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释版本流传后 , 《齐论语》和《古文论语》逐渐失传了 。此后,各个时代都有学者对《论语》进行注释 , 其中版本主要有三国时期魏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宋代邢晏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以及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