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萍蓬”,常常让人不禁想到流浪漂泊,没有固定的栖身之所 。这样的印象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苔竹素所好 , 萍蓬无定居 。”然而,实际上,这里的“萍蓬”并不是指“萍蓬草”,而且萍蓬草也并非一种漂浮不定的植物,它的根部是牢牢扎根在水底的泥土中 。
那么,萍蓬草排队开花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种有趣的现象实际上展示了萍蓬草的求生本能 。自然界中的水域经常因气候变化或其他环境因素而导致水位高低变化,而萍蓬草依靠小昆虫进行传粉 。因此,为了吸引昆虫,花朵必须跟随水面的升降 , 努力挺出水面 。此外,每株萍蓬草一次只开一朵花,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开放的花朵都能吸引到昆虫 , 不会造成浪费 。
萍蓬草“排队”开花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事实上,当一朵花谢去后,其他的花苞才会挺出水面 , 形成了一种“排队”的现象 。而且,花茎只有在挺出水面六七厘米的时候才会开花 。当花朵即将开放时,如果加水使水面升高 , 花茎会迅速生长,然后再抽高到离水面约六公分的位置再开花;如果在花茎刚挺出水面时,让水位下降约六公分,花茎就会停止生长,大约六天后再开花 。至于已经开放的花朵 , 如果加水将水面淹没花朵,花茎将再次延长,让花朵挺出水面 。
【萍蓬草“排队”开花】总的来说 , 萍蓬草以其独特的生存机制,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它们与环境相互协调,不断适应并应对变化,在流动不定的水域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与努力 。这不禁让人们思考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