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植方法】该作物在播种前需要确保土壤湿润,若土壤干旱可先在播种前的畦面上撒播一些麦秸或茅草,然后轻轻地浇水 , 等苗子出齐后再用杈子扒掉覆盖物 。在幼苗出土后需要适度控制水分,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防止过度生长和倒伏现象的发生 。在叶片迅速生长期 , 保持田间湿润,有利于叶片的茂盛生长 。冬前浇一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有机物,有助于越冬 。
在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以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之后每隔10天左右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 直到封垄为止 , 确保田间没有杂草 。封垄后,可以通过人工拔除杂草 。
结合中耕除草的时机,还可以进行间苗和定苗 。在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进行间苗,将植株的株距调整为3-5厘米 , 经过20-30天后 , 再进行定苗,将株距调整为8-10厘米,若是撒播方式种植,则株距可缩短至5厘米 。
蒲公英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不需要特别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的重点在于肥和水 。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在种植蒲公英时,如果土壤表面没有覆盖物,需要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 以确保幼苗的成活 。在苗子出土后,同样要始终保持土壤的水分 。
在蒲公英生长期间,需要追肥1-2次 , 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幼苗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对于播种当年的幼嫩植株而言,可以不采收叶片,等到第二年开始采收 。这时候植株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对于在秋季播种的蒲公英,入冬后每亩地可以在畦面上施用2500千克的有机肥和20千克的过磷酸钙,既起到施肥作用,又能保护根系安全越冬 。在春季复苏后,可以结合浇水和施用化肥 。在秋季末冬季初,需要浇一次透水 。
采收蒲公英时,可以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者使用刀片割取除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 。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割?。?也可以一次性割取整株进行销售 。一般来说,每亩地每次收割可产700-800千克的蒲公英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