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1、吃重阳糕,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 , 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 , 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2、祭祀海神,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

【重阳节习俗有哪些】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4、辞青,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5、享宴祈寿 ,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作品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 , 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 , 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发展至今,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一些地方流行 。

6、饮菊花酒,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 , 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 , 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是药酒 , 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汉代已见 。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
7、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 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 。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 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