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和密度测量是印刷中对复制质量进行控制的常用方法 。但是对于一幅图像来说这些相关的测试方法并不能代替人眼对对色彩质量复制效果的更终评价 。企业画册设计印刷复制中,我们主要是将复制图像与各种图形原告进行比较,判断色彩复制的还原程度 。那画册印刷的色彩要求有哪些?
一、显示屏观察条件
一直没有推荐任何在显示屏上观察图像的条件 。如果人们不需要依赖屏幕上的显示情况来判断更终的图像效果,将不是问题,我们不必争论观察方式是否可行 。但是,要得到稳定的观察,就需要提供一种稳定的观察条件 。新标准中包括了区别于任何形式的拷贝的屏幕观察标准说明 。当然,规定的观察条件对硬拷贝图像或屏幕图像的同时观察应该是有效的 。
二、观察环境
在观察中 , 周围的条件也对观察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新标准中对一下条件作出了提示:
1、额外的光线,不管是从其他的光源发出或是从其他的物体表面反射,都会对观察或其他图像照明产生影响 。
2、在当时的观察环境中,不应有强烈色彩的表面(包括衣物)存在 。
3、观察环境应对图像观察的干扰达到更小 。为了避免其他的条件影响对透射稿或印品的判断,在进入观察环境后,应避免立即开始评判工作 。人眼至少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去适应环境 。
三、保持光源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观察人员没有相应的测试设备用以测试观察台上的照度和光谱能量的分布 。所以常规使用的观察环境维护方法就是定期的更换灯泡 。标准中提出 , 生产厂家应该对设备或仪器的保质时间进行说明 , 提醒用户按期进行维护,除非用户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 。它建议,在观察设备上配备相应的使用时间测试设备或者其他一些具有衰减指示的仪器 。一些生产厂家用2500-5000小时、一年来说明灯泡的使用时间,但是,并没有提出观察台面应该保持清洁和整齐 。
四、亮度水平
低照度水平的推荐应起了很大的争议 。人们提出,太多的照度推荐可能引起混淆 。新标准中推荐了两种照度,高照度(P1)2000 -500 lx,用于评测和比较图像时使用;低照度(P2)500 -25 lx,用于模拟相似与更终观察条件的图像阶调观察 。对早期标准在鉴定性评价和比较方面的修改十分必要 。例如,比较原稿和样张的效果 , 或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合同样张和印刷图像的细微色彩差别,适用于此推荐标准 。由此,尽管观察条件有一定适应度,照度水平的变化也会对图像的表现效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为了模拟更终的图像观察环境 , 使用推荐的低照度水平(P2) 。虽然日常的观察过程中的照明条件也在变化,但是标准照度条件的选择是我们平常观察是更具代表性的照明情况 。
【画册印刷的色彩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