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节干什么? 龙抬头节要干什么

龙抬头节干什么? 龙抬头节要干什么

1、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 。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 , 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 。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这天奉祀土地神 。
2、吃龙食: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 , 吃馄饨为“吃龙眼” , 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 。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

3、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 , 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
4、起龙船:古时 , 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 , 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

5、引田龙: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 。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 , 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 , 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 , 呈龙蛇状 , 以招福祥、避虫害 。陕西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 , 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 。后来 , 也出现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龙降虫的做法 。【龙抬头节干什么? 龙抬头节要干什么】

6、放龙灯: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 。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 , 待到傍晚时分 , 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 , 为龙照路 。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
7、敲龙头: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 。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击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 , 毋使为害 。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 , 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
8、围粮囤: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 , 龙抬头;大仓满 , 小仓流”的民谚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 , 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围仓的圆圈,大套?。僭蛉?,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 。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