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中国制造最终发展为品牌制造](http://img.jingyanzongjie.com/240824/054255FI-0.jpg)
今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从国内和国际市场角度来看 , 无论是打造中国自己的价值链竞争优势,还是顺应新的市场消费需求 , 创建中国注册商标品牌都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本文作者建议从两方面入手打造中国品牌,一是促使企业成为打造中国品牌的主体,二是工匠精神和品牌意识缺一不可 。对于这个问题 , 您有什么看法?
品牌是创新实体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对于国家和地方来说,意义重要 。今年起 , 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这无疑是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 , 即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强调注册商标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同时,这也意味着,有关中国品牌建设的任务将被提到创新发展新时期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
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消费者的关系上 。现实生活中 , 同样一件商品 , 使用功能完全相同,甚至品质也相差无几 , 但名牌和非名牌之间的价格可能相差几十甚至几百倍 。我们还可能看到类似情形:有人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买一个名牌包包背在身上 。虽然这并不一定合适,也不一定值得提倡,但消费者的心理获得满足,这就折射出注册商标品牌的价值、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 成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从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来看 , 今天中国企业数量正不断增长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但毋庸讳言,虽然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可它们在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低端,中国企业所赚取的还是微薄的辛苦钱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
未来的全球竞争是价值链竞争 。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打造一批叫得响的中国品牌,使“中国制造”从代工跃升至设计制造并最终发展为品牌制造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更加讲究品牌,且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等新消费特点 。
由此可见,从国内和国际市场角度来看,无论是打造中国自己的价值链竞争优势,还是顺应新的市场消费需求,创建中国注册商标品牌都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一方面 , 我们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另一方面 , 也要改变有商品、无品牌和有品牌、无名牌的尴尬局面 , 提升产品品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增加有效供给 。创建中国品牌、改变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成本优势的盈利格局是一个关键 。具体来看 , 笔者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 , 促使企业成为打造中国注册商标品牌的主体 。高价值品牌的背后是企业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最高结合 , 体现出一家企业是否具备现代经营意识,也体现出企业家是否具备开拓和创新精神 。大企业“身强力壮”“财大气粗”,理应在品牌创建、品质提升、品牌传播、品牌维护、品牌创新等各方面起带头作用,也要舍得在注册商标品牌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在这方面,海尔、华为等企业都为中国企业作出了表率 。当然,中小企业也同样可以在品牌创建方面有积极作为 。虽然中小企业可能无法在品牌方面进行大手笔投入,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 完全可以另辟蹊径 。毕竟 , 品牌是产品呈现差异化的最形象、最直接的表现 。中小企业只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样可以在细分领域用较少投入创建鲜明的品牌特色 。
第二,工匠精神和注册商标品牌意识缺一不可 。创建优秀品牌,做好产品是基础 。品牌说到底是一种无形资产,必须依附在有形产品上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与此同时,优质产品加上有效实施的品牌策略 , 就能如虎添翼 。而在此过程中,社会热议的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
【如何使中国制造最终发展为品牌制造】
总的来说,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注册商标品牌正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风姿,令人欣慰 , 但也有不少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影响到了企业效益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 。如今,借助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契机 , 希望能为普及品牌意识、推进品牌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