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销售侵犯商标使用权问题的界定?

网络销售侵犯商标使用权问题的界定?

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识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之地方保护、对侵权获利的疯狂追逐等因素,商标侵权行为不时发生 。
但商标权被人为划定成“禁”(禁用权)与“行”(专用权)的不一致 。在“行”的方面,权利的效力仅及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商标法第五十一条),但在“禁”的方面,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近似的商标(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 。这样就造成了商标权侵权行为认定的任务十分复杂和艰巨 。有鉴于此 , 本文作者拟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一番探讨,以有助于今后的工作 。
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 , 规定了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 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网络销售侵犯商标使用权问题的界定?】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对侵犯注册商标权行为认定的过程
对侵犯注册商标权行为认定的过程,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 。判断商标侵权行为能否认定或称是否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来进行的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 。显然 , 从这条规定看,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 。该范围由两个方面因素来确定 , 一是核准注册的商标;二是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 。二者的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 也就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 。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 。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 一是被控侵权的商标,二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的比对打下坚实基础 。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 , 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比较对象 。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 。通过认定侵权行为的三个基本步骤,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

认定重点
未撤销之前的注册商标均应受到保护
商标专用权是通过注册产生的,其间经过了法定的程序和严格的审查,因此,商标专用权确立后,就应当在法律范围内予以保护 , 即使是认为注册不当的商标,在撤销之前,也应如此 。按照《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 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或裁定,对在撤销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决定,不具有溯及力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后,在法律规定的6个月宽展期内 , 如果原注册商标所有人仍未提出续展申请,或续展申请被驳回的 , 他人在此期间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不构成商标侵权;如果原注册商标所有人提出续展申请且被核准,他人在此期间内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

准确认定近似商标
近似商标或标识的认定 , 是商标侵权判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同时具备“商标或标识构成近似”和“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两个条件,侵权才能成立 。3近似商标与相同商标有所不同,在视觉上虽有一定差异 , 但在其他方面如发音、含义等方面与注册商标近似 , 并足以造成消费者的误认或混淆 。考察两个商标是否属近似商标,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商标外观 。即对两个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观察,看是否能引起误认或混淆 。如江苏某公司使用的“HOVER”图形商标与英国某公司的已注册的图形商标“HOOVER”仅一个字母之差,视觉类似 , 加上发音基本相同,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认,应认定为近似商标 。再如天津某公司使用的“SAFINO”与法国某公司在先注册的“SANOFI”商标字母完全相同,仅最后4个字母排列顺序稍有不同,但两商标在文字整体结构和读音上十分近似,极易使消费者误认,因此构成了使用在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 。
2、商标读音 。从人们的听觉出发,判断两商标是否因读音近似而导致混淆 。如江苏某公司以“夏奈尔(SUNNER)”作为商标 , 虽与法国“CHANEL”(中文译音“夏内尔”)含义不同,英文字母也不相类似,但因读音近似,尤其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使用,构成近似商标 。再如“今日”和“金日”等 。
3、商标含义 。分析两个商标是否含义相同或近似并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 。如“BLUE SKY”与“蓝天”,中文含义一样,很容易使人误解生产厂商与特定商品之间的关系,误认为标注“蓝天”的商品系“BLUE SKY”的系列产品 。

正确判断类似商品
确定判断同一或类似商品的标准,是对两种商品进行比对的关键4 。国家商标局虽然编发了《类似商品区分表》,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很难解决实践中是否类似的问题 , 因此《类似商品区分表》和《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并不是划分类似商品的依据 , 只能作为认定类似商品的参考 。根据两种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产企业、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是否类似、且这种类似是否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解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 是实务中唯一可行的选择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 , 并非不同类、不同组就等于不相类似 , 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名为“某某矿泉冰”的饮料和矿泉水属于第32类商品 , 而冰砖、冰棍等属于第30类商品 , 两者不属同一类别 。但因原料、用途、销售途径、消费群体等基本相同,生产工艺近似,应认定为类似商品 。而且类似商品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原先不相类似的商品可能因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功能、用途、销售渠道等的变化而成为类似商品 。在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情况下,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产企业、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近似,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商品为“类似商品” 。判断是否属“类似商品”,前提是商品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商品和商标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功能、用途相同,并且具有共同的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的,一般认定为类似商品,但商品的原料、生产企业等因素,能够明显表明商品的来源,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认的,不应认定为类似商品 。如果商品与服务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易使消费者认为是同一企业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该商品与服务应认定为类似 。
不以商品质量的优劣作为判定
《商标法》的主要内容在于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 , 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中 , 商品质量优劣不会影响到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他人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即使其商品质量优于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品质量,也应当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至于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品质量低劣甚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以适用《产品质量法》和《商标法》的其他条款处理,与商标侵权认定没有直接的关联 。
商标注册人的违法使用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注册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利 。如果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过程中,有违反《商标法》和《实施细则》的情形,可以适用相关条款处理,要求注册人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但不影响对商标侵权的认定 。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应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尽管商标注册人的违法使用不影响对商标侵权的认定,但有可能影响其权利的行使,甚至使其丧失赔偿请求权 。
合理界定正常使用行为
他人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并不一定就构成商标侵权 。这要视其使用是否具有正当理由而定 。例如,“三株”商标是某企业使用在药品上的注册商标,另一企业在口服液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三株菌十中草药”文字,以表示口服液商品的成份(经查证属实) 。由于“三株”在这里既不是作为商标使用,又不是作为商品名称使用,而是对商品的正常说明,因此不应认定为对“三株”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侵犯 。
综合衡量其他因素
在商标侵权案件认定过程中 , 除上述需要把握的因素外,还有可能涉及其他因素,如商标的知名度、显著性、具体使用方式、主观过错程度及商品的零部件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等 。由于个案涉及的其他因素不一致 , 对商标侵权的认定也会不一致 。就商标的知名度而论,一般来说,知名度越高 , 受保护的范围就越宽,他人擅自使用时被认定为商标侵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