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是如何取名的](http://img.jingyanzongjie.com/240918/03595523N-0.jpg)
手机客户端取名的方法是:
百度大家都不陌生 , 现在的百度推出了许多手机软件开发产品,细心的网友会发现 , 百度旗下的APP,几乎都含有“百度”二字 。比如手机搜索的叫“掌上百度”,新闻资讯的叫“百度新闻”,还有“百度知道”“百度地图”等 。有人认为这种命名方式影响了百度手机软件开发产品的推广,因为缺少新鲜感 。【手机客户端是如何取名的】
然而事实上,没有以“百度”命名的应用产品 , 其推广效果也并不理想 。例如百度旗下的“有啊”、“爱乐活”、“乐酷天”,其业绩就比不上带有“百度”二字的产品的业绩 。有网友指出,其原因在于百度的大部分产品都基于搜索,离开了“百度”这一品牌是很难存活的 。
正如宝洁旗下的产品都没有冠名“宝洁”,而是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对产品进行独立定位一样,互联网大佬也有对手机APP开发进行独立定位的范例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妈妈……每一个业务都使用全新的品牌,做独立的运营 。还有网易,推出的搜索引擎叫“有道”,有道旗下有款产品叫“饭饭”,做美食搜索推荐,采用独立的品牌;还有款产品叫“有道云笔记”,采用了品牌延伸,延续了网易“有道、有态度、严肃经典”的品牌形象 。
在他看来,“品牌的经营,不是为了‘开明’,而是为了强化公司品牌、使命、产品三者的关联” 。他认为 , 百度的应用产品随母姓的品牌策略是非常标准的国际公司策略 。同样作为搜索引擎巨头的谷歌公司,其旗下的产品也几乎都冠名“Google” 。例如“Google地图”、“Google+”、“gmail”等等 。前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就认为,沿用原品牌的名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升用户的认知和感情,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
不论是提升认知还是独立定位,在互联网的细分领域里“争第一”都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争第一”更多的是发生在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而互联网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不能算是一个红海 。谁能先发制人,在使用者脑海中形成第一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产品太多,用户记不住第一 , 用户只会记住那个定位最准的、最有特色的产品 。”网友这样评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