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椅坡道的设计要求 轮椅坡道的设计要求?】轮椅坡道的设计要求?
轮椅坡道的设计要求如下:1 。生态城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应设置轮椅坡道,轮椅坡道宽度不小于1200mm,坡度不大于1:12;2.轮椅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或凹型,两侧有双扶手,扶手下端有100mm高的安全档;3.轮椅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0mm;4.如有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 应设置轮椅坡道或升降平台 。用途:上下坡道 。准备坡度可调的坡道 。上坡道:上坡道时,躯干要前倾 。坡道的角度越大,躯干前倾的角度就越大,以防止其向后倾斜 。双臂摇动轮椅,向上行走 。下坡:有两种方法:1 。四轮下法:当坡道角度不是很大时 , 一般可以采用四轮着地法下坡道,躯干需要后仰,双手轻轻托住手轮圈 , 给手轮圈均匀施加一定的阻力,以降低轮椅的下行速度,匀速下滑;2.提起前轮下坡:提起前轮后,慢慢将手轮圈向前推,双手均匀给手轮圈一些阻力 , 保持身体平衡 , 只用大轮滚下坡 。轮胎抓地力不好的表现是什么?
轮胎抓地力主要表现在轮胎花纹、轮胎花纹深度、路面、车重等参数上 。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弱,车辆容易打滑 。可以通过增加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积来提高抓地力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提高抓地力的方法:增加摩擦: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路面能够为抓持和附着轮胎提供的能力 。摩擦系数越大 , 抓附力越大 。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和碎石路面的摩擦系数不同 。能够提供给轮胎抓地力也是不同的 。其次,增加轮胎本身的摩擦系数 , 可以通过选择较软的轮胎来实现 。软胎可以提供更强的抓地力,但相对磨损更快 。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上较宽的轮胎,然后选择胎面较少的轮胎,这样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实际接触面积,但也会影响湿滑路面抓地的性能 。最后,最重要的是在给定的接地面积下,通过胎压和悬挂的正确调整,充分发挥轮胎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