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学:开始“憎恨”你的原生家庭,是人生变好的标志( 二 )


本文图片

阿德勒曾说过:“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 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 , 所以 ,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
也许承认父母并不那么爱自己 , 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 可是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 既然你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着 , 那他们同样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
大部分父母教养子女长大 , 也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 , 这是不可否认的 。

父母|心理学:开始“憎恨”你的原生家庭,是人生变好的标志
本文图片

因此 , 我们既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就对父母全盘否定 , 也不能因为父母的爱就对“剥削”一味纵容 。 所以 , 要正确看待事实真相 , 学会理解 。
分清课题 , 合理接纳
个体心理学家Adler认为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 , 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 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 , 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
什么意思?就比如 , 一个人向你提要求 , 你的课题就是考虑答不答应 , 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来思考就行 。

父母|心理学:开始“憎恨”你的原生家庭,是人生变好的标志
本文图片

至于他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 , 是感到失望、不能接受 , 还是愤怒 , 这都是他的课题了 。
在面对父母向自己要钱给哥哥嫂嫂买房子 , 提供生活费时 , 樊胜美完全可以分清自己与父母、哥嫂之间的课题 。 孝敬父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 但是给哥哥嫂嫂买房子 , 提供生活费却不是 。
樊胜美可以每月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 , 除此之外 , 一切赞助哥嫂的“索取” , 一律拒绝 , 不管樊爸樊妈的反应是“撒泼打滚”还是“骂骂咧咧” , 这些都没必要管 , 这不是樊胜美的课题 , 这是她爸爸妈妈、哥哥嫂嫂的课题 。

父母|心理学:开始“憎恨”你的原生家庭,是人生变好的标志
本文图片

总之 , 要敢于面对事情的真相 , 尽管有些时候看起来有点残酷 , 但一味地否认 , 逃避并不管用 , 学会理解 , 学会正确看待 , 勇于分清自己与家庭之间的课题 。
人生不一定会越变越好 , 但是 , 一定会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
- The End -
作者 | 拾希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父母|心理学:开始“憎恨”你的原生家庭,是人生变好的标志】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