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二 )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定律——心理衍射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受到干扰 。 而一旦你把注意力放在某件小事上 , 就会导致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偏差 , 最终 , 小事件就变成了大祸患 。 俗语云:常与同好争高下 , 不与傻瓜论短长 。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人拜访孔子 , 看到孔子的学生便开口问一年有几季 , 子路说有四季 , 这人却说明明只有三季 , 于是二人吵了起来 。 子贡请夫子裁断 , 孔子先是不答 , 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 ”来人听此 , 大笑而去 。 待来人走后 , 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 ,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 子贡不解 。 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 , 方才那人一身绿衣 。 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 。 蚱蜢者 , 春天生 , 秋天亡 , 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 , 哪里见过冬天?他的思维里 , 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 跟这样的人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 若不顺着他说 , 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说完 , 子贡恍然大悟 。 曾仕强教授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 , 现在我不会了 , 我心里这样想 , 三季人 , 我就没事了 。 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 , 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 , 三季人 , 你就心平气和了 。 ”《庄子·秋水》云:夏虫不可语冰 , 井蛙不可语海 。 这世界从不缺少烂人 , 但缺少不和烂人纠缠的气度 。 真正成熟的人 , 会主动远离那些烂人 , 才能做一个“温其如玉的言念君子” 。 远离身边的烂人烂事 , 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断舍离 。 知乎上有个问答:“带女朋友去吃饭 , 遇到流氓向她吹口哨怎么办?”有人回答:“你若是年轻就应该提刀砍他 , 若是过了那个年纪 , 就应该努力挣钱 , 带她去高档点的餐厅吃饭 , 那里没有流氓 。 ”同理 , “遇到烂人了怎么办?”“离他远一点!”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 就是认识到人生是自己的 , 与他人无关 。 古语云:“心收静里寻真乐 , 眼放长空得大观 。 ”与其和烂人纠缠不清 , 不如趁早抽身退步 , 把时间和精力 , 都用来好好经营自己 。
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文章图片

3
学会低头 , 彰显人生豁达和智慧苏轼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生活既有阳光明媚 , 也有乌云密布 。 强硬有强硬的好处 , 退让有退让的优势 , 任何时候 , 都需要我们审时度势 , 适宜而为 。 《红楼梦》丫鬟中 , 权力最大的是平儿 , 她协助王熙凤管家 , 凤姐那一大串钥匙 , 就挂在她的腰上 。 历代读红之人 , 都给平儿很高的评价 。 清人青山山农认为“平儿不矜才、不恃宠、宽容大度有古名臣事君之风” 。 宝玉母亲王夫人房中一瓶珍贵的玫瑰露失窃 , 证据直指大丫鬟彩云 , 其实查证不难 。 但是彩云和宝玉庶出兄弟贾环关系甚好 , 而贾环又是探春的胞弟 , 探春此时正因为王熙凤身体抱恙而协理大观园诸事杂务 , 正要大刀阔斧对园中积弊进行改革 。 探春管家 , 本来就不顺利 , 如果再扯上这事 , 更是纠缠不清 。 平儿问明了原委 , 没有急于定案 , 她跟随王熙凤管家多年 , 各人性情自然知道 , 彩云和贾环的事 , 人尽皆知而平儿顾忌的是贾环的姐姐探春 , 为了那朵玫瑰花 , 她要绕了圈子解决问题 , 既不能冤枉无辜 , 也能不伤害探春的体面 。 平儿知道宝玉最爱扶危解困 , 又是贾母眼前第一得意之人 , 所以只有宝玉担了罪名 , 大家才会平安无事 。 宝玉拿母亲的玫瑰露 , 自然无人说什么 , 这一件大事 , 就化于无形 。 然而凤姐却嫌弃平儿软弱 , 认为平儿跟一个不受待见的庶出公子贾环低头 , 有损贾府女管家的威风 。 按照王熙凤的的做派 , 遇到这种事情 , 一定会采取非常手段 , 如让嫌疑人“在大太阳地里 , 跪在磁瓦子上 , 不给茶饭吃”最终弄个清楚明白 。 她是眼里不揉沙子的 , 但是却不想这样牵三挂四的 , 不知会带累多少人 , 也会动摇整个家庭的平和稳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