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 张自忠壮烈殉国,10万民众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张自忠 张自忠壮烈殉国,10万民众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文章图片
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镜头特别引人深思 。当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撤退途中,看到被冻成冰雕的解放军时,选择举手致敬 。
真正的英勇,会让敌人肃然起敬,我国有很多这样的战士,更有不少这样的将军,张自忠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

张自忠 张自忠壮烈殉国,10万民众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文章图片
当年,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日本人在打扫战场时,不仅为他清洗尸体,还为他买了一副好棺材 。
而在张自忠的葬礼上,已经准备空袭的敌机,最终选择放弃原有计划,盘旋几圈后就撤离了,这也是对张自忠的一种尊重 。
当然,那时候最悲痛的还是我国人民,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为张将军写下了挽联,重庆10万民众更是不畏惧日本人的轰炸机,自发为将军相送 。
能够得到敌我双方尊重的将军,不仅在抗日战争中少见,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
张将军能有这样的殊荣,得益于他的品格,而品格的形成则是多年历练的结果 。

张自忠 张自忠壮烈殉国,10万民众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文章图片
张自忠于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临清市唐园镇,字“荩臣”,乳名“宝勤” 。
“荩臣”二字出自于《诗经·大雅》,原文是“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意思就是“忠报国,竭尽微忱”,这也是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 。
后来张自忠追随冯玉祥,冯玉祥认为“臣”字是封建社会的称呼,颇有些忌讳,他就把“荩臣”改为了“荩忱” 。
张家是一个乡绅家庭,张自忠的祖父张春林用辛勤的汗水攒下了丰厚的家业,其父亲张树桂曾任江苏海州青口巡检,后因政绩显赫升为知县 。
张自忠自幼跟随父亲,而在父亲的带动下他很早就熟读孔孟之书 。16岁那年,张父去世,张自忠回到家乡的高小学堂继续上学,并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
小时候的张自忠十分善良,深知佃户生活的疾苦,对家中佃户的很多行为都很宽容 。
据说,每年收割麦子的时候,佃户们都要来帮张家割麦子,母亲让他到田里监督佃户 。
每当这时,张自忠只是坐在麦捆上东瞧瞧西望望,从来不管佃户干活快慢,更不会欺压他人 。

张自忠 张自忠壮烈殉国,10万民众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文章图片
佃户知道张自忠心地善良,就让自己的孩子到田里捡麦子,有些大胆的孩子,甚至到他坐的麦捆下抽麦穗,他都当做没看见一样 。
1911年,张自忠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这是当时北洋政府专门培养行政司法人才的学校,学习环境好,教材也十分正规 。
同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张自忠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14年,同盟会的主要负责人被袁世凯杀害,张自忠决定投笔从戎,母亲却坚决反对 。
想想也是,他是当时张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干革命就不能顾家,而且性命难保,母亲投反对票也很正常 。
但张自忠却态度坚决,母亲也只好尊重他的选择 。
那年夏天,张自忠跟同村六个志同道合的人结伴同行,投奔了早就参军的同乡车震,当时的车震是北洋陆军第二十师第二十九旅旅长 。
虽然是同乡,车震却不看好张自忠等人,因为他们都是富家子弟,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而当时的军队有句话叫“士兵不是兵,先背四十斤”,就是说当兵要吃的苦比种地还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