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张天一为何去卖米粉?他的想法令人深思,如今过得怎样( 二 )


就连现向以张天一为荣的父亲 , 也理解不了他的行为 。 特别是他父亲的那些同事们 , 知道张天一读完研究生后居然开了米粉店 , 大家明里暗里地揶揄 , 让他的父亲颇觉脸上无光 , 又无可奈何 , 只能暗自叹息 。
成为话题人物 , 本来就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 但张天一没有被压力吓倒 。 他太忙了 , 由于创业之初 , 人手不够 , 他既要做下牛肉粉的师傅 , 又要做端盘子的服务员 , 还要兼做收银 。 别看店面只有37平米 , 他每天在那块小地方不知道要来来回回跑多少趟 。

北大硕士张天一为何去卖米粉?他的想法令人深思,如今过得怎样
文章图片
看着张天一忙忙碌碌 , 来采访他的采访人员也十分不解 。 在采访人员看来 , 坐到高级律师事务所里拿着高薪体面地工作难道不香吗?
张天一告诉采访人员说 , 在他毕业前 , 他实习的律师事务所 , 就在国贸三期的高楼上 。 他那时候站在高楼上往下俯视 , 那种精英的感觉非常强烈 , 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人生大赢家 。 可是下班的路上 , 他看到地铁上那些神情疲惫而麻木的人 , 他就会把自己拉回现实 。
他有个采访人员朋友 , 白天总是去采访一些光鲜的人物 , 或者参加一些高大上的活动 。 在那种环境里 , 那个朋友总觉得自己也和那些光鲜的人物一样平等 。 可是等到晚上回到蜗居的地下室 , 他就不得不被现实打脸 。 没有北京户口 , 虽然薪水还算可观 , 但也只能勉强支付自己去参加那些高档活动的费用等 。 对于他那个朋友而言 , 越是冷静的思考 , 就越会陷入一种绝望的割裂中 。
张天一说 , 像他朋友这种现象 , 其实在北京的打工人中 , 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 张天一还说 , 北京的律师真的已经饱和了 , 何况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法律系毕业生抢就业岗位 。
所以 , 张天一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大家去竞争岗位 。 由于之前有过创业的经验 , 因此他更喜欢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 他觉得哪怕创业没能成功 , 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 , 一个人很能够得到认知自己的机会 。

北大硕士张天一为何去卖米粉?他的想法令人深思,如今过得怎样
文章图片
虽然议论很多 , 不过借助舆论的影响 , 张天一的米粉店在短时间内就成了一家网红店 , 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 最让张天一高兴的是 , 商界不少成功人士对他的行为 , 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 其中不少投资机构还参与投资了2700万 。 资本得到扩张后 , 张天一经过考察选址 , 又接连开了好几家分店 。 由于他在原材料和工序上都有严格把控 , 再加上他对店面管理也轻车熟路 , 因此分店虽然在遍地开花 , 可是每一家店都井然有序 , 生意也十分兴隆 。
张天一的成功 , 不仅得到了北大校长的肯定和鼓励 , 还让他进驻了北大创业训练营 , 并作为北大创业学生代表入选“中关村创业新生代” 。
此外 , 人社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 , 也提到了张天一创业的故事 , 并肯定地表示 , 这是大学生就业观的一次大变革 。
北大硕士张天一为何去卖米粉?他的想法令人深思,如今过得怎样】张天一利用互联网的便利 , 不仅做线下销售 , 他还开通了线上销售 , 并推出了盒装米粉 。 借助各种购物平台 , 他的米粉月销售额 , 很快就突破了30万份 。
到2018年4月时 , 张天一把原本的品牌“伏牛堂”升级为“蛮霸” 。 同时他在第二轮融资中 , 又成功地得到了千万元的投资 , 而张天一的公司估值已经达到了5个多亿 。
如今 , 张天一俨然是米粉界的成功人士 , 他的公司在他的经营下也越来越有规模 , 光是门店员工就有上千人之多 , 而他的身价也达到了数十亿之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