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薛胜华:
“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
“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
文章图片
薛胜华细致地为岳父修脚 。
本报采访人员王天淇
解开围在老人身上的理发围布 , 取下搭在肩颈部的围巾 , 薛胜华轻轻地将阮兆福脖颈里的碎发扫干净 , 再打来一盆热水 , 调好温度 , 准备给老人洗头 。 这样的场景 , 在过去的18年里 , 时常发生 。
年过九旬的阮兆福和花甲之年的薛胜华是一对“半路父子” 。
30多年前 , 薛胜华成了阮家的上门女婿 。 妻子是岳父母领养的 , 尽管没有血缘关系 , 但老两口视如己出 , 疼爱有加 。 婚后 , 小两口一起孝顺父母 , 幸福和睦 , 并相继有了两个儿子 。 正当生活一帆风顺时 , 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
2003年至2004年 , 薛胜华的岳母和妻子先后因病住院 , 尽管薛胜华和岳父不眠不休地照料守护 , 却没能挽留住两位亲人的生命 。 两位至亲撒手人寰让阮兆福伤心欲绝 , 整日不吃不喝 , 体重迅速从180多斤降到了120斤 。
薛胜华看在眼里 , 急在心里 。 “人死不能复生 , 您再难过 , 走了的人也活不过来 。 您就保重身体 , 往后的事儿您别担心 , 有我呢 。 ”薛胜华宽慰岳父 , “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 , 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让您饿着 , 我给您养老送终!”
薛胜华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 , 闲暇时就陪老人聊天 。 眼见着岳父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 薛胜华稍稍放了心 。
当时 , 薛胜华不过40来岁 , 两个儿子一个读高中 , 一个读初中 。 看着女婿一边挣钱养家 , 一边拉扯着两个孩子 , 还要照顾自己 ,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 阮兆福心里不好受 , 张罗着要给薛胜华再找个对象 。 可每次有人介绍 , 薛胜华都会先告知对方:“我不光有两个儿子 , 还有一位老岳父 , 得跟着一起生活……”
“带着岳父找对象” , 这个条件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 但薛胜华有自己的考虑 。 “首先 ,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 咱不能瞒人家 。 其次 , 我也怕将来结了婚 , 对方对老爷子不好 , 我心里过不去 。 ”
后来 , 薛胜华与现任妻子黄庆伶相识 。 心地善良的黄庆伶被薛胜华的孝顺打动 , 与他组建了家庭 。 此后 , 薛胜华主要负责老岳父的生活起居、看病拿药 , 黄庆伶分担了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 , 妻子的付出让薛胜华格外感激 。
一家人的生活再次步入正轨 , 可阮兆福年事渐高 , 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 十多年来 , 老人光大病入院就有三次以上 , 平时小病不断 。 每次生病就诊或住院 , 薛胜华都竭尽全力 , 悉心照料 。
有一年 , 阮兆福腿下部长了粉瘤 , 需要开刀 , 薛胜华陪护了7天 。 出院回家后 , 他每天按时为老人消毒、换纱布、上药 , 推着老人外出晒太阳 , 呼吸新鲜空气 。 一个多月后 , 老人康复了 , 薛胜华瘦了一大圈 。
两年前 , 老人因骨质增生需要做手术 。 根据医院防疫要求 , 薛胜华无法陪护 , 他给老人请了护工 , 自己又在医院旁的旅馆租了个房间 , 随时准备应急接手 , 每天还通过电话询问老人的状态 。
阮兆福年迈腿脚不便 , 不方便到外面的理发店、修脚店去理发、修脚 , 薛胜华就去店里“偷师” , 练好手艺 , 自己在家给岳父理发、洗头、修脚 。
“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看着女婿细心地为自己剪指甲 , 阮兆福很是感动:“如果有下辈子 , 咱爷儿俩一定做一对真正的父子 , 还像现在一样好好的!”
孝老爱亲 , 家风传承 。 在薛胜华的言传身教下 , 善行、孝道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 家里的小孙子常说:“我长大后也要像爷爷孝顺太爷爷一样 , 孝顺太爷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