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里的三种人,你属于哪种?

很多人都在抱怨 , 遇见另一半怎么这么难;抑或是维持一段感情怎么这么难 。 其实遇见感情 , 维持一段感情并不难 。 在古希腊神话里 , 男女本是一个整体 , 他们力大无穷 , 智慧聪颖 , 十分强大 。 这惹得众神的害怕 , 最终众神之首宙斯把人一分为二 , 一半叫男人 , 一半叫女人 。 并且把男女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 自此 , 人们一出生就有一个愿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并且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唯一一个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
对比西方浪漫主义给出的故事 , 心理学也在恋爱这个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 。 佛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超我”的概念也被应用在两性交往中来了 。 ”本我“遵循快乐至上 , 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 觉得快乐就行 。 ”超我“是受父母和社会道德法律约束形成的 ,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 从这个角度去看 , 我们常见的恋爱 , 可以分为三种:
“自我满足”型
一切从自己出发 , 在感情中从未考虑过他人的感受 , 只为满足自己的需求 。
这类人在感情中第一考虑的都是自己 , 也可以称为自私型 。 例如:
今天下班回家 , 女朋友让你买个水果回家 , 你第一反应买了你最喜欢吃的西瓜 , 没有考虑女朋友喜欢吃啥 , 回到家 , 女朋友看你提的西瓜 , 随口抱怨了一句“怎么又是西瓜呀”此时你心想上了一天的班了 , 又累还要受女朋友抱怨 , 便生气地说了几句 。 随后你们的气氛愈演愈烈 , 最后双方都很受伤 , 还对这段感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自我感动”型
这种爱 , 看着似乎是很爱对方 , 实际上是“自以为是”地付出 。
自己认为一样东西很好吃 , 就很努力地学习 , 天天做给另一半吃 , 殊不知另一半最喜欢吃的不是这个 。
自己认为某个地方很好玩 , 就经常带另一半去玩 , 殊不知对象只想在家里 。
这种人要比“自我满足”型好一些 。 “自我满足”型只爱自己 。
“自我感动”型这类人其实心里有爱对方的意愿 , 想着能为对方做点什么事 , 没有想过让对方来满足自己 。 但是做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事情 , 没有从对方的需要入手 , 所以对方很难收到这份爱 。 最后往往还会说:“我对他(她)那么好 , 她(他)却不懂得感恩” 。
“满足对方”型
我们上面讲的两种爱都是令人不愉快的 , 感受不到真真切切的爱 。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相处方式呢?答案是:“满足对方
相处时候 , 多考虑考虑对方的需要 , 从对方的需要出发 , 拍马屁也要投其所好才有效 。 就比如上面因为那个西瓜引发的吵架 , 是不是可以事先考虑考虑另一半喜欢吃啥 。 她也为了这个家忙了一天 。 你会发现从这个角度出发 , 结局一定是美好的 。
【|感情里的三种人,你属于哪种?】这道菜他(她)喜不喜欢吃;去这个地方玩 , 他(她)喜不喜欢;这个颜色他(她)喜不喜欢 。 不要觉得麻烦 , 感情不就是了解另一半的习惯 , 然后习惯他的习惯 , 变成一辈子的习惯吗?从对方的心理需求出发 , 才能更准确地抓住一个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