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大消息 世界惊呼:不可能!( 二 )
卫星系统有效负荷总指挥 。

文章图片
LVD实验 , 必须在荒无人烟的地下山洞进行 。
在无边的湿冷和孤寂中 ,
他奋战了36年 ,
2017年6月15日 , “慧眼”卫星成功发射 ,
结束了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 。
中国无自主数据的历史!
2018年11月4日 ,
王焕玉在一次学术报告中 ,
突发大面积心梗 , 倒在了讲台上 。

文章图片
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中国这一大消息 世界惊呼:不可能!】“我不舒服 , 对不起 , 研究成果还没讲完——”
王工 , 您看到了吗?
您曾摆在书桌上的“嫦娥四号” , 正飞向寰宇 。
神舟、嫦娥、天宫、悟空、慧眼
……
此后 , 星河璀璨 ,
您的名字 , 永远闪耀其中 。
03
天罡
此次 ,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 , 名叫岑拯 。
身为湖北人 , 疫情最严峻时 ,
他再次缺席在家人身边 。

文章图片
17年前 , 非典疫情笼罩中国 ,
2003年5月25日 , 长征三号托举北斗1号03星升空 ,
火箭刺破阴霾 , 发射取得成功 。
全国上下 , 为之一振 。
这枚被誉为“金牌火箭”的大国重器和它的研制队伍 ,
用成功为抗击非典疫情 , 增添了国人的信心 。

文章图片
17年后的今天 , 同样是疫情肆虐全国 ,
同样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执行国家任务 ,
中国航天人同样选择了“无悔逆行” 。

文章图片
挂在发射场的一副标语 , 上面写着:
“让病毒远离发射 , 用成功鼓舞民族” 。
04
天眼
“中国天眼” , 终于竣工 。

文章图片
中国天眼
这是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仅2年 , 它发现的脉冲星数量 ,
就超过了欧美同期发现量的总和 。
在它的身后 , 屹立着一位中国老人——
“天眼之父”南仁东 。

文章图片
这位瘦弱的老者 ,
放弃了国外300倍薪水和优厚的科研条件 ,
毅然回到了祖国怀抱 。
此后22年 , 他埋头在贵州的深山之中 ,
从选址、设计、建设施工 ,
作为总设计师 , 事事亲力亲为 。

文章图片
他说:
“中国 , 需要这样一台望远镜!”
2016年9月25日 , “中国天眼”正式启用 ,
南仁东带病重返贵州大窝凼 ,
再一次 , 他颤巍巍艰难地爬上了“天眼” ,
久久 , 深情凝望自己毕生的心血……
20天前 , 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

文章图片
2017年10月10日 ,
“中国天眼”第一次传来捷报 , 震惊世界 ,
南仁东却没能等到这一刻 。
此时 , 连续奋战8000多个日夜的他 ,
刚刚去世25天 。
为中国天眼 , 他燃尽一生 , 却没能看到一个成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